鲁晨光的科学和哲学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cguang 兴趣:色觉, 哲学, 美学, 进化论,广义信息,投资组合

博文

美国国债和麦道夫基金比较

已有 7539 次阅读 2009-3-23 11:10 |个人分类:经济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我的博克文章《反思保险业――从AIG高管红利谈起》中说过,人寿保险和麦道夫基金是类似的。《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在最近的文章说:美国国债是历史上最大的骗局。顺着上述思路,我觉得美国国债和麦道夫基金也是类似的。如何预防美国“国债山”倒塌,这更加重要。

 1.    美国国债和美元的关系

 美国财政部负责印国债, 美联储负责印美元钞票。新增美元多少取决于财政部新增国债多少,财政部拿国债做抵押, 从美联储手里换来美元。美联储再把国债卖给其他投资人。

按理说, 财政部在税收好的时候要用美元(本金加利息)换会国债, 然后注销国债。但是赎回注销的事情很少发生,或者说总是发出的多, 赎回的少,以至于国债山越堆越高。

       后来日本和中国有钱了, 他们要买国债,美联储就让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分担美联储的责任。美国政府就可以通过美国国债向日本政府、中国政府……借钱。

 2.    美国国债和麦道夫基金比较

 

 

麦道夫基金

美国国债

圈钱者

麦道夫

财政部

直接投资人

投资人+投资基金

美联储+中国财政部+日本财政部+……

间接投资人

基金投资人

全世界国债投资人

诱饵

麦道夫基金利率

国债利率

担保

个人信誉

国家未来税收

资金去向

支付投资人利息,乱投资亏损

支付老国债利息,战争、 解救危机等亏损

危机

付不起利息或者大量赎回

付不起利息或者大量赎回

对策

继续骗

美元贬值, 战争赖帐……

结果

投资人亏损, 麦道夫做牢

 两者不同的是, 麦道夫基金凭的是个人信誉,美国国债有政府担保; 麦道夫把自己伪装成投资高手行骗, 而美国财政部不需要行骗、公开设套。

 3.    美国国债山垮塌的几种可能方式

 这些方式是:

1大印钞票,通过美元贬值降低国债山实际高度;比如: 钞票加印一倍, 国债加印一倍, 物价上升一倍,美元贬值50%,以前的国债就贬值50%, 财政部的实际欠债就减少一半。最近美国政府宣布:美联储降收购不超过3000亿国债,这就是贬值的开始。

2)通过战争。 打赢了,国债就可以一笔勾销; 以前战胜国可以要求战败国割地赔款,现在要求减免欠债当然算是客气的。由此看来,谁持有美国国债最多, 谁就最有可能成为战争对象。

3)声称赔不起,你爱怎么办怎么办。 实际结果也市美元贬值――被动贬值。

以上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最大。

 4.    美国国债――真的不买不行?

有在位者说:我恨死美国国债了, 可是不得不买。

真的不卖不行吗?

有几个原因迫使我们购买美国国债:

1)  政治原因。作为台湾、西藏、人权等问题谈判砝码, 美国要求我们购买美国国债;

2)  不买国债跌,卖了更跌,我们损失更大;

3)  没有其他选择。

首先,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为了政治原因,做损害自己经济利益的事情。政治的原因也不应该成为经济学家和金融高管行事的理由。

第二,美国国债如同德隆股票,中国不应该充当庄家。跌一点小亏出局比和庄家一起跳搂好。如果托市是买国债的理由, 最近美联储要买国债, 中国不是可以卖给他?

第三,说没有其他选择不符合事实。

有人说,这么多的外汇,不持有美元就只有欧元日元,可是欧洲日本的经济更糟。

首先, 不持有外汇还可以持有股权或实物资产。这些资产尽管以美元或其他货币报价, 但是美元或其他货币贬值的同时, 这些资产的价格会上涨。除了实物资产, 资源基金也是可行的选择。

还有人说, 中国收购境外资产总是受到当地政府的阻拦。我说, 那些没有受外国政府阻拦的资产,我们收购了吗? 比方说,H股股权我们收购了吗?香港市场的的H股跌得比美国股票市盈率还低,为什么不收购?

值得庆幸的是, 国务院最近委任了收购力托的中铝董事长肖亚庆位国务院副秘书长,据说中国有望成立海外资源并构基金。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就是资源。 买资源即使亏了, 那也是如同买保险,亏了也值。

相反,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如同买麦道夫基金,如同参与股票坐庄,现在不出问题, 将来会出大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56-221966.html

上一篇:戏说AIG高管红利
下一篇:不以善小而不为――驳斥高培勇的个税起点上调无用论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