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博文

读书人的那点事(3):“只有SCI才能救中国” 精选

已有 6461 次阅读 2009-3-10 22:45 |个人分类:在历史中思考|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中国, SCI, 读书人

只有SCI才能救中国

 

 

我的一个朋友是闯关东人的后代,为了为人民做点叫科学的事情,不远二分之一万里,来到珠江三角洲。那年初秋当学生,后来到教师岗位工作,头发有几丝白的了。这朋友出了两本很好的教材,用的学校很多,一本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一本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具有好几个软件著作权。最近申请教授,到了学校,第三次没有通过,因为SCI检索的文章还差一篇。另一个朋友在告诉我这个消息时,发了个短信给我:

只有SCI才能救中国。

我突然悟出:这话真是真理。美国所以强大,就是他用英文,期刊差不多都是SCI的。前苏联所以崩溃,是因为他用俄文,期刊几乎都不是SCI的。

由此我想到,有位老朋友,要“竞选”院士。有人私下说,他没有几篇SCI文章。我说他提出的****思想已经影响的中国的国家治理,可以说是中国****理论的第三个阶段。不过我知道的的确确他有风险。要不,怎么每年有那么多学生放弃北大、清华,要去港大,还有香港城市大学。

再一想,前几年有人在网上说,中国的院士水平只有美国助理教授水平高,因为助理教授的SCI数比中国院士的SCI多。

2006年初,此种议论一出,在下有点坐不住了。认为本来强调SCI是得大于失的,但是由SCI否定院士不仅意味着抢班夺权,更可能意味着对中国科学技术及文化的全面否定,对1949年革命的全面否定,对中国知识分子自信力的否定。在下因此杞人忧天,为院士辩护。结果有维护SCI地位的,讲不出道理,马上以捕风捉影、指鹿为马精神去考察在下。还有人发信给我骂SB之类(有的话太脏,我重复不了),大大失去SCI人的身份,贬低了SCI的文化价值。为什么会有人要如此冲动,因为SCI代表这一些人的利益和自信。没有回国的,SCI意味着在国人面前的自信力,“这个可以要”,有助于国人奋发;回国的则意味着地位,想由此证明自己的鹤立鸡群,“长江后浪推前浪,把我爹推到沙滩上”。另一方面,发现自己被SCI压住的,变得支持反SCI,不然的话,往往是“人还活着活计就没有了”。SCI的重要性变成了利益之争。SCI对超然于个人利益一些院士或者如王铮这样的“胸无(晋升院士)大志”的人,理智思考了SCI后提出的一分为二的意见,没有人重视了。支持SCI的,对任何否定SCI的意见,以处处设防对待之,破口大骂的不少。异议SCI的,对SCI标准,也处处设防,公然揭老底常常出现于打假网站。于是在中国SCI要不要坚持的问题,逐步地演变为最没有科学意义的事情。

与之同时发生的是,科技官员越来越多的参与项目决定,他们没有科学判别力,作为负责的官员,为了“鉴定”,就风行SCI,这就把SCI作为一种八股,这样看看检索数据就判断成效的,就把SCI转化为当年的八股(或者说标准化考试),作为某种敲门砖。只不过,过去八股文选拔出的首先是楷书好的,唯SCI选拔的是语言能力。标准化考试是不允许创新,与科学的本质精神违背。选拔官员和发展中国科学的最终目的因为标准化考试的八股方法变得微不足道了。

于是有人看到了商业机会,来中国开会,收很高会务费,同时告诉你,会议论文SCI不检索,EI也检索。缴了钱,你回收到一本厚厚的会议文集。英文比中文难懂,好不容易读了,发现文章不知道有什么科学进展。不过,这个钱出了值!因为评职称就认SCI,EI.所以这个市场还是有的。

那些个会唱歌的代了人民表的,不讨论文艺政策,年年忙着提议案废除简化字。其实废除中文最好,这样全国人民都用英文,文章也就是SCI的了。这样中国就会强大了。免得中国人文章被拒绝的第一个原因是:“English is poor”。也免得大多数学中文的中国人看不懂英文不能把科技发明和发现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样中国就发展了。

果然,只有SCI才能救中国。

可是不讲SCI,劣质的论文和言之无物“专著”会泛滥成灾。

有时候你感到中国博士让冒牌货充斥,还真有“只有SCI才能救中国”的感受。

注:蓝色字是我后来补充的。任何事情,绝对化了,就没有科学精神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11-219545.html

上一篇:三八节致哀
下一篇:读书人的那点事(4):研究生平凡的一天
收藏 IP: .*| 热度|

10 廖永岩 刘玉平 刘进平 陈绥阳 孙学军 陈国文 唐小卿 迟菲 魏东平 iwesun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