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刘兵 当下正在连载《南腔北调》

博文

N22从牛顿看现代科学的“血统”——《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 精选

已有 5101 次阅读 2007-5-17 22:5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载2004年7月2日《文汇读书周报》
南腔北调(22)

 

从牛顿看现代科学的“血统”
——《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

□ 江晓原  ■ 刘兵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42年说过:“牛顿不是他的早期崇拜者笔下的那个神圣的理性主义者。”怀特这部新著可以说是对凯恩斯的回应。怀特当然承认牛顿是伟大的科学家,但书中用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牛顿也是一位陷溺于炼金术中的神秘主义者,还是一位基督教异端教派的信仰者。“他从支离破碎的童年中幸存下来,成长为一个自私狭隘、好斗、难以相处的人。”
  怀特指出牛顿陷溺于炼金术、神秘主义和异端思想中,并不是想把牛顿从科学的王座上拉下来,因为在17世纪,科学与巫术之间的界限本来就没有现代那样清晰。怀特只是想把牛顿从“神”变成“人”,他让读者既看到牛顿的天才和伟大,也看到牛顿的缺点和怪癖,而后一点是以前的牛顿传记通常回避或淡化的。

 ■ 对于学术界来说,关于牛顿,除了他在力学、光学、数学等领域的划时代的贡献之外,有关他曾热心于炼金术和对圣经阐释方面的情况,多少还有所耳闻。虽然一些书中,包括一些关于牛顿的传记中对此也有所涉及,但在国内的出版物中,像《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这本书这样集中地讨论他在这些方面情况的,几乎还是第一部。

  不过,与此同时我们在看这本书时,还应注意到这样一点,即从此书的作者、行文、叙述风格以及参考文献等多方面来看,它并不是一部非常专深的、充满了考证、细节的讨论与分析,专门面向科学史家、面向牛顿研究者的研究性传记,而更像是一部面向一般读者的相对通俗的传记。那么,这似乎也就在提示我们去思考,为什么要向一般读者传播这样一幅牛顿的肖像呢?难道我们以往(除了极少数牛顿的专门研究者之外)在相当范围的学术界以及在一般公众的心目中所形成的牛顿的形象竟然有问题?竟然与此书的勾画如此不同?

  □ 典型个案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牛顿这样一个在公众心目中最经典的科学家,实际上也对许多神秘主义的学说和技巧感兴趣,这和我们以前宣传的“科学家”形象大相径庭。以前国内偶尔也有稍稍涉及这方面内容的,那大抵说成是因为牛顿“没有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之类——其实那时候牛顿就是想掌握,世界上也没有这种玩意儿啊。
  现在牛顿科学成就和神秘主义学说之间的关系逐渐浮出水面,其启发意义是极为巨大的:这表明现代科学从形成时期开始,从来就不是“纯洁”的——现代科学有着复杂而且并非纯正的“血统”,而这种现象,正是多年来我们的科学教育中极力回避和掩饰的。阅读这部牛顿传记,则可以看到对一个科学上的典型个案的深入剖析,看到牛顿这位现代科学的奠基人,是如何从炼金术之类的神秘主义和基督教异端学说中汲取精神养料的。

  ■ 简单地说,这一方面有研究的深化,有新史料的发现,以及在新的史学观念下对于以前未曾重视的史料的重新审视、研读、理解与评价的问题,更有在科学史研究与传播的基础观念上的一些问题。在这当中,显然,也存在有一时难以理想解决的矛盾,但无论如何,关于牛顿的另外一种形象还是最终出现在公众面前。对此从国外到国内的发展变化,确实是引发我们许多思考的。
  其实,关于牛顿在他的主要科学成就之外的其他那些像炼金术之类的研究,人们知道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但对这部分内容其及意义的重视,却显然与人们的科学史观的变革密切相关的。而且,愈是随着新的科学观、科学史观的出现,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就愈易于显得非常自恰,而以住那种简单化的对于牛顿的工作割裂和分别给予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的做法,倒也很难过分地责怪当时的人们——因为当时的科学观和科学史观就是那个样子,人们最可能的,也只是给出那样分析的评价。问题在于,在如今,在反辉格式科学史已成为科学史的主流倾向,在像SSK之类的学说已经深入地影响的科学史研究者的观念,在像多元文化之类的观点已经在人文学者当中获得相当的承认的今天,如果我们仍然一味地固守过去的观念,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落后。

  □ 在西方,事实上大多数学者已经认识到,牛顿除了探索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科学,还有完全不同的知识探索路径,这在我们以前习惯的思维状态下似乎是一个矛盾,而过去科学家的传记作者通常都回避这个矛盾。怀特被认为是第一个不回避这个矛盾的牛顿传记作者,他得出的结论是:牛顿对科学基本原理(比如重力)的研究,是和对点金石的研究“不可避免地相互联系的”。
  由于我们多年来在科学教育中极力回避和掩饰现代科学“血统”的复杂性,导致许多学者也在这个问题上持同样简单化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而学者是拥有媒体话语权的,结果是这些简单化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广泛流传,深入人心。唯科学主义之所以成为今天许多人知识背景中的“缺省配置”,恐怕和这个问题有着深层的联系。

  ■ 就国际科学史学科的发展来说,西方60年代以后的科学史的职业化过程,以及伴随着这个过程使科学史越来越人文化的发展,无疑为像有关牛顿研究之类的课题提供了新的解释背景。而且,正像我前面刚刚说过的,这样的研究成果面向公众的普及,也正说明了这些新观念渐渐成为一种学界共识,因为只有那些大致成为共识的知识,才更会有普及的需要和被公众接受的可能。
  在我们这里,像你所说的唯科学主义之类的背景仍然强烈,而且许多人还以此科学主义作为批判一些他们看不惯或不习惯的新观念、新说法的武器,这只能说是他们远远地落后于学术研究的前沿进展。当然,他们还有另外的说法,例如把一些开始持有新观念的学者说成是拾西方垃圾之类。可是,如何能够判断他们抱着不放的东西就不是垃圾?就连他们今天坚持的诸多观念,又何尝不是来自西方的?其实,垃圾的比喻并不恰当,因为垃圾不过是被人们原来用过而现在不再直接有用的东西,公允地讲,任何曾有用的东西,我们都应对之有所尊重,但死抱着只在过去有用的东西不放,而把当今合用的东西反而当成垃圾的作法,其荒谬与弊端,自然是显而易见的吧。


《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英)迈克尔·怀特著,陈可岗译,中信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定价:48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4-2186.html

上一篇:N20哥本哈根:1941年之谜——关于科学历史剧《哥本哈根》
下一篇:N24科学素养:它到底是什么呢?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