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从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征求意见谈起

已有 9897 次阅读 2009-2-7 16:09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中文理分科, 高中文理分科

从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征求意见谈起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27日发布

 

昨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就研究制定《纲要》若干重大问题继续公开征求意见发表公告,在公告列出20个进一步出主意、想办法,提出实招、硬招、新招问题中,第6个问题: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度引起社会各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其实早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已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实招和硬招呼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保障教育公平”(见附文),看来教育的主管领导还远未拿定主意。

 

笔者以为,高中文理分科的思路,基本上还是苏联模式遗留下来的,这不仅来自高校专业分科教育、宝塔尖培养人才机制,而且和继续计划经济和集中统一管理方式思路有关。这种思路忽略了按照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人的个性与才能的充分发展。

 

1951-1954年在上海复兴中学就读高中时,并没有高中文理分科。毕业时我考理科、文科都可以自由选择。1979年开始实行高中文理分科,我女儿就读的高一、高二上学期(1984-85学年、1985-86学年第一学期)在北京师大二附中是文理不分科的,到了高二下学期才开始文理分科。现在90后的孩子文理分科越来越早,甚至一上高中就开始文理分科了。

 

这个变化过程说明,在改革开放前文理并不分科,改革开放以来文理分科现象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它的弊端也越来越突显。但是并没有资料显示,实行改革开放必须文理分科,因为西方许多国家并没有实行文理分科,倒有事实表明文理分科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越来越不大适应。看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制度改革实际上停留在原地打转转。这是不是折腾,谁也说不清,反正都有红头文件为依据,但是每次变动时,是否真正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事求是地办事就很难说了。

 

现在我国的教育搞成这个样子,还自以为是,几届教育部长是要负责任的。他们往往眼睛向下,而不是真正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本。现在教育部门制订规划征求意见,广泛听取不同意见,不能不说是个进步,问题是这样的问题需要认真地求真务实地讨论、辩论才是,不是一个仅仅听取意见、领导拍板了事的,需要把问题讨论清楚再作出符合实际的结论来,不是先制订了文件再统一到文件精神上来。我们的教育改革本来存在着很多历史机遇,广大教师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例如10年前一场有关中学历史教材内容的改革,揭露部颁教材的弊端,主张改革教材编写机制,打破由人教社独家垄断的情况,后来发了中央文件,虽然开始了教材编写改革的新思路,但是由于当时的讨论和辩论不够,主管部门怕乱,实际上保护了既得利益集团,将讨论压了下来,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使得许多问题没有讨论清楚,于是在前进过程中就会出现回潮风。

 

前一阵子高校自上而下的兼并风及教育大跃进风盛行,这是上面刮起的浮跨风,广大教师怨声载道,社会上反应强烈,但是教育部门一味自行其事,搞得现在的后遗症积重难返,即使用集体作假的教学评估也难掩盖决策层的失策。这件事又一次说明未经充分讨论的政策推行,是要冒风险的,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不能把听取意见当作“作秀”,敷衍了事,要认认真真的下基层了解真实情况。现在从各级学校领导层那里听到的真实情况少之又少,往往汇报一套,实际另外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主管教育的官员和领导下去调研肤皮潦草,不求甚解,但求曝光效果,结果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越积越多。如果领导不自已真正下基层深入了解情况,仅仅走马观花看看,甚至下车伊始终,夸夸其谈,靠那些不大靠谱的量化数字来判断和决策,那么教育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就是征询了上亿条意见和实招、硬招、新招,还是解决不了教育问题。今天的问题首先是主管教育的领导真正认识到教育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教育部门官僚主义的严重性,认识到为何有的专家在教育部领导的征询意见时提出了一条这样的意见:“千条万条最重要的的一条是解散教育部”。

 

教育部当然不能随便解散,但是教育部事无俱细都要插手干预下指示,实在太折腾人也折腾学校了。教育部不时按照教育规律来引导教育,而且用行政方法来管制教育。中国之大怎么能一切照教育部指示办?像高中文理分科这样的问题,其实只需要发布指导性意见,几个有利于(如有利于面向现代化、有利面向世界、有利于面向未来、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等)就可以了,具体做法、步骤、分合由各地各校自行决定。其实只要真正实行好高中的学分制,这个决定实际上是由学生自己及其家长决定的,而不在于教育部门,教育部的责任在于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选择空间,你教育部门为每个学生决定是文理分科还是不分科干什么,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水平参照社会需求,在选科时就体现了中学课程必选和选修之间的选择,何况选择课程还和每个学校教师的水平和实力有关,各个学校也不相同,你统它干什么。就高考而言,教育部也得最终退出“指挥棒”,教育部门和考试部门脱钩,避免教育部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

 

教育部要松绑再松绑,真正管好教育部自己应该管、应该做的事,不该管的和本该下面管的事要尽量放权,否则越管越糟。

 

附网上报道:

*************************************8

朱永新: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保障教育公平

□朱永新(民进中央副主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http://www.cyol.net 2008-03-03

  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文理分科,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效果;山东省将在3年后取消文理分科,实行学分制管理,期待这能成为全国范围内取消文理分科的契机。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出台一系列规定,明确提出,除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的考试、竞赛以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参加任何统一考试、竞赛。高中阶段学校的期末考试由学校自行组织,鼓励学校自行命题考试。高一年级末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一次统考,高二年级末由全省组织学业水平考试,各市各校不再进行考试,高三下学期可由各市根据情况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一次模拟考试,为毕业生参加高考作适应性训练。但是无论何种考试,都不得进行县与县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班与班之间的排队。从2011年开始,全省各高中必须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真正实行学分制管理。?

这意味着,3年后山东省将在真正意义上取消文理分科。

看到这个消息,我再次激动不已。长期进行的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办法,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着中国教育的发展,终于地方开始打破坚冰了。对文理分科,我一直呼吁要尽快取消,2005年还专门写了政协提案。今天,我依然认为,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由于理科难度高,几乎都是理科学不下去的学生才学习文科,学习文科不是出于兴趣、热爱,而是无奈的选择。这样,学习文科的人就成了二等公民,选择文科好像是失败者的代表。我们认为,一个不重视社会科学的国家,一个文科学生没有地位的国家,是不可能在科学决策、人文精神方面取得真正成就的。

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过早地文理分科,让理科学生不再学习历史、地理,不再阅读经典、文学,从而知识面狭窄,人文精神薄弱;文科学生则远离物理、化学,不熟悉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训练不够。这样,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成为一句空话。其实,儿童的许多才能是在大学以后才开始表现出来的,如钱伟长是大学二年级才开始从文科转向理科发展的。太早分科,可能让我们损失了一大批真正的自然科学家和真正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大师。

文理分科,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效果。由于文理分科,理科知识越来越难,考试的难度不断加大,因为这样才能考出学生的学习水平。所有的理科学生都要开始学习那些他们一辈子都派不上用场的东西,少数学生就成为绝大多数学生陪同学习的对象。真正的最基础的最现实的理科知识倒很少让学生去学习,而学生们一辈子有用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却在中学教育中间没有什么地位。

在中学,学科有高低贵贱之分,理科学生明显比文科学生优越得多。更为荒唐的是,文理学生在保送大学时的待遇也完全不同,理科学生,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任何奥林匹克的竞赛都可以换一张大学的入门券,而文科学生再精彩,往往却没有保送的资格。许多文科方面有优异才能的学生,最后都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心爱,选择报考理科。

从根本上说,文理分科反映了中国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教育没有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坚持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重理轻文的片面做法,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所以,我们希望高度重视山东的试点,尽快组织专家进行在全国范围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建议实施中学生选修大学的暑期课程的办法,让优秀的中学特长生提前选修大学暑期课程,并授予相应学分,鼓励一部分中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来源:新华网

http://edu.cyol.com/content/2008-03/03/content_2086466.htm

 

文理不再分科?

来源: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11期 作者: 史 林 陈一慕等

 

高中文理分科何以如此长久?

史 林

   文理分科是一只无形的巨手,操纵着高中生的命运。许多学生家长如履薄冰:一旦孩子选错了方向,就会贻误终生。在高考指挥棒的喝令之下,任何一个高中生都必须对此作出选择。选择分科,也就意味着选择了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事实上,我国高中的文理分科是在中国教育后天发育过程中被动接受的。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同样面临知识分子青黄不接的严峻时刻,为加速培养建设国家的有用人才,我国照搬了“苏式”分科教育方法,并长期予以实行。与此同时,很多学生严重偏科现象的发生、文理兼通综合性高水平人才的短缺使得分科教育的弊端凸显出来。

专家指出:1949年后,为培养专业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首先从外语学校开始,成立了西安、重庆、南京等8所最早的外国语学校,并在50年代进行了专业大调整。当时的院系大调整是新中国成立初的第一次高校合并。大调整的历史背景是建国初期工业化成为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需要高校培养大批专门人才。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自1952年起,国家将同类专业合并成专业学院,为国家建设需要培养专业人才,建立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校办学体制。50年代的高校合并将各高校的相同专业集中合并为新的单科院校,虽然工科院校和专业得到了加强,但专业面窄,且理工分家,文理分家,文法、财经等学科又砍得过多,伤了元气,较单一的专业化趋势明显,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更趋困难。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为分类培养人才,高中文理分科趋势加剧。从1977年算起,我国高中的文理分科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事实上,应试教育是高中文理分科的痼疾。高中生是为高考而战,大批学生挤向高考独木桥。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1977年以来,高中课程均是面对高考设置,学生、课程都在围着高考转。高考要分科考,高中自然就得分文理。文理分科使得应试教育变本加厉。由于文理分科后理科考试的难度越来越大,许多理科学生必须学习他们一辈子也用不上的东西。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理科学生凭着数学、物理、化学或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证书就可以换得一张大学入门券,而文科学生再优秀,也没有保送的资格。许多成绩优异的文科生忍痛割爱,放弃文科,选报理科。由此可见,高中文理分科给学生带来的不平衡发展已是非常普遍的问题了。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全球化的需要,1992年,高校进行新一轮合并。通过不同学科性质的高校合并来形成综合性大学,改变了单科性高校人才培养的局限性。文理渗透、学科融通、知识交叉的课程体系形成,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条件得以改善。

   1997年,中国高校扩招,更多人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应当说,应试教育的影子该逐渐淡去。但事实上,这种影子反而更加清晰了:文理照样分科,为了提高升学率,生源大战铺天盖地。中学生比过去学得更苦更累……

   1998年下半年,教育部提出“3+x”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的基础上,加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或综合科目中的一门或几门。

   但这并没有改变文理两科分门而设的现状。部分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对此感到忧虑。

   “学校分文理是为高考做准备。目前的考试方式不合理,仅仅取消中学教学文理分科,而高考不变,丝毫不起作用。高考一旦改变,自然有了风向标。”西南师范大学博导易连云认为。

   事实上,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算起,中国的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已走过100多个年头,培养出一大批文理兼容的大师级人物,如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苏步青等。引人注意的是,这些人才的高中、大学求学时代全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文理分科以前。钱学森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认为:“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我虽然不赞同当下中国要培养出多少大师,但人为地搞文理分科,对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可以说有百害无一利!

   在今年“两会”上,教育界人大代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的教育,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是全面追求升学率。学校比拼的是我们的学生北大考上了多少,清华又考上了多少……受形势所逼,幼儿园开始学小学的知识,小学接触初中的课程,初中学大学的知识。但到上了大学,却又反过来学习幼儿园的知识——公交车上应该给老人让座的起码文明、礼仪,竟被不少大学生遗忘了!

   重庆麒麟国际象棋学校董事长杨盛瑜以切身实践指出:“作为20年前的文科生,在工作中我虽然不乏形象思维,但深感数理逻辑的欠缺,这影响了我对大局的把握!”杨盛瑜反诘:“马克思算不算文科大师?但他的微积分题解很多数学家都做不出来!爱因斯坦算不算物理学大师?但他的小提琴演奏达到了专业水平。”

 

 高中文理分科之争

史 林

   关于文理分科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赞同,有人谴责,有人无所谓。分还是不分?理由在哪里?为此,《教育》旬刊在“教育新闻网”上展开了网上调查,调查结果表明:60%以上网民建议取消文理分科,30%的网民反对取消文理分科,有10%的网民  对此表示无所谓。由此可以看出,支持取消文理分科虽占大多数,但反对之声也依然存在。

支持文理分科

“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偏向很正常。根据我们统计,高中生偏科的要占50%60%。所以,我们认为文理应该分科。”江苏省泰州市口岸中学教务处副主任秦老师说:“现在的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分科招生,所以高中分科也是为了与大学接轨。”

   “文理分科是大势所趋。因为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长、兴趣倾向已经显现,他们有的擅长文科,有的擅长理科。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学生选择侧重文科或理科,有利于他们集中精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南京市一位中学校长同时强调:“对于未选的其他学科,学生也不应该放弃,可以做一般性了解。”

重庆29中高二学生高敏:“分科可使学生学有专长,理科好就只需钻理科。分文理也便于学生选择专业嘛!这有利于自己个性的发展,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

   老家在河南的重庆工商大学大三学生杨洋:“我赞成文理分科。我们河南以前就搞过大综合,科目太多,复习面太广,学生的压力太大了。分了文理科可减轻学生很多负担,从而不会因为要应付高考,花时间在自己不擅长或是不喜欢的科目上了。”

   重庆沙坪坝区学生家长刘馨:“可能分科还是要好一点,如果不分科,我的女儿根本考不上她现在就读的北京的一所好大学。”

   四川工业学院中文教师傅莹:“我认为还是要分科。人有不同的性格和脾气,各有所好。再者现在高中生已经很辛苦,还眉毛胡子一把抓吗?真正的补偿应该是进大学后,文科生要求必须选修理科的课程,而理科生必须选修文科的课程。取消分科,无非是想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现行教育制度下,这是目前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而效果也是一样的。”

  “分科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爱好,并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有利于高校择优录取新生;目前普通高中存在高考考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倾向,这样还不如直接实行文理分科对他们加以引导。现在的知识非常丰富,就一个人的兴趣与精力很不容易在一个领域里发挥出色。有所侧重地学习才能深层次地得到提高。文理分科创造了最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上能有最大的收获。”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中学刘旭老师认为。

 

   分不分都一样

   天津南开中学高一学生蒋东:“分不分都一样,我的两科成绩基本还可以,我不太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它对我考大学影响不会很大。”  

   济南高新区学生家长张鹏:“文科理科究竟该不该分,这不是你我谈论的问题,教育部才最有发言权。”

   西南师范管理学院院长秦启文:“谈得太多,不能改变现状,只有浪费大家的时间。从一个人的综合全面发展来讲,应该取消文理分科。但从门类知识来讲又应该分,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不允许在所有领域取得成绩。如以后要学什么方向的自然科学,分科就有好处。关键看什么时候分,分到什么程度。”

 

反对文理分科

   重庆交通学院新闻专业学生王萍:“高中阶段要广泛地接受知识,对一个人形成完整的思维方式是有帮助的。所谓的‘术业有专攻’的事情应该留在大学再去做。在高一或高二,就把自己定在哪一科上不是明智的决定,应该在通过高中三年学习,在普遍接受各种知识后,我们才能较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爱好和专长,从而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储备系统,是我们以后再学习、深造的前提。”

四川巴蜀中学副校长金永:“中学的每一学科都是基础,在几十年之后都会用到。科学教人求真,人文教人求善,艺术教人求美,多种课程的设置才适合人的全面发展。”

   天津南开中学教导主任肖力:“文理分科迟早要取消,因为已经不适应社会要求,注定要消亡。只不过中国发展慢一点,需要一定的时间。”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院长曾国平:“文理分科曾经对因材施教、差异化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文理都不能放松。许多文科生在进入文理兼收的专业后,《统筹学》、《概率》等根本学不懂。考试不及格,压力又大,这不利于人才的继续教育。”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大学通识教育论坛上表示:现在中学教育应加强与大学教育衔接,不赞成中学文理分科。

   许智宏说:“现在中学就开始实行文理分科,在进人大学之后,接受通识教育,学生的功底不够。通识教育的推行,不是为学生谋求某种职业做准备,而是以追求学生的公民意识、完善人格,传递重要的价值观为目的。”

   上海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多位高校校长指出,高中时代文理分科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校长们认为学生即使不能文理兼学,也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

   上海大学副校长周哲玮认为,虽然只有高三一年实行文理分科,但文科学生容易丧失学习理科知识的信心,这对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十分不利。周哲玮说,学生们大多不是由于兴趣才选择文理,而是理科学不好了就学文科,容易对理科彻底自暴自弃。

   但大多校长们也承认,在统一的高考制度下,如果让所有学生都学习文理科课程,负担会更大。周哲玮说,科目多了,即使降低了每个科目的难度,在激烈的竞争之下,也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文理分科是高考制度的产物,我们也很无奈,我们当然也不愿意中学生承担过多负担,他们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太少了。”

   安徽庐江中学夏朝晖认为: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由于理科的高难度,很多学生理科学不下去就去学文科,学习文科不是出于兴趣、热爱,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样,学习文科的人本身就成为“二等公民”,选择文科本身就是一个失败者的象征。另一方面,理科难度进一步加大,又产生了更多的学习失败者。目前,中国教育发展最大的危险是人文精神的缺失,而“祸端”正是自高二开始的文理分科制度。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事件等问题的出现,正是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其后果非常严重。

   其次,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过早地文理分科,让理科学生不再学习历史、地理,不再阅读文学经典,从而知识面狭窄,缺少人文精神;文科学生则远离物理、化学,不熟悉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训练不够。这样,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成为一句空话。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忠告

  《中国青年报》报道,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波士顿大学教授谢尔登?格拉肖博士说:“对中国来说,不需要过早地分科,这很重要。”

   实际上,这位75岁的教授更在意的是:这世上没有通向诺贝尔奖之路,如果青年人的学习与研究只是为了获得诺贝尔奖那就太糟糕了!   

   从哈佛大学博士毕业之后,格拉肖博士在哥本哈根继续做研究,但当时的他和周围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有什么重大意义。很多年过去了,格拉肖博士和两个同伴却因为对这项研究的独立贡献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

?? 美国的教育体系与大多数国家不相同:美国的高中不分科,大学也不太分科。对美国大学生而言,必须学习哲学和历史。一个典型的情况是:美国大学生一半时间是学习专业,另外一半时间学习与本专业无关的学科。  

   这种学习让格拉肖博士感觉终身受益。

   格拉肖博士还给中国的学生提了一个建议。“我曾招收过许多顶尖的中国学生,他们都十分优秀,但我还不了解中国的平均教育水平和情况,只能说对物理学科的学生略有所知。我认为,中国物理教育的理论成分偏重,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即便是研究理论物理,我也认为他们应该多去实验室,多动手。”

 

文理分科,一条线带来一条沟?

陈一慕

   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朱永新严厉痛斥当前文理分科制度,呼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一定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高中文理分科,已经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效果。”这一番话犹如一颗炸雷,搅乱了本来就不平静的中国教育界,引发了“文理该不该分科”这个久争不下问题的新的社会大讨论,事实上也可以看作是“文理分科”制度在用一种近乎“最后申辩”的方式,为它在中国教育历史舞台上作最后告别。

   回顾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文理分科30年来,“学文还是学理”已让中国无数学生、家长和学校伤透了脑筋,尝尽了苦楚,长期进行的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办法,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 分科是对学生的一种“强权”

   长期的高中分科,使得中国广大的高中生深受其害,无论是从学生承受能力的角度,还是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文理分科实质上都是对学生的一种“强权”政策。

   分科的选择超出了高中生的承受能力,造成了赋予学生并强制其执行不可能有效行使的权利的“强权”。十六七岁的高中生社会阅历尚浅,是非判别能力较低,自我认识水平不足,对于“学文还是学理”,他们不可能做出符合自己发展需求的正确判断,所以所谓的自愿选择对他们来说,实际上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有效行使的权利,面临分科,学生表现出盲目跟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与此同时,文理分科还带给了高中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滋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因为当初选科的非自主性,会导致他们在以后高考失利、兴趣不符、就业困难等诸多问题出现后,把“失败”归咎于高中不得不分科的“强权”。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无疑是不利的。

   文理分科制度还是一种剥夺学生接受文理公平教育的权利的“强权”。长期的文理分科,最让人感到痛心的是导致了我国高中学生群体结构出现了不该有的畸形:过早地文理分科,造成理科学生不再读经典,知识面狭窄,缺少人文精神;文科学生则逐渐远离、淡化了严谨的科学思维训练和科学精神培养。分科严重剥夺了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严重制约了学生对于更高层次的教育追求,人的综合素质提高成了一句空话。文理分科的结果彻底违背了其初衷,学生的特长潜力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人才资源也根本谈不上得到科学有效的配置。

 

   实施者的难掩之痛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是这项“强权”政策的实施者,在分科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我们发现,无论是在认识程度上,还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学校在分科这个问题上常常由于缺乏政策指导,问题认识不到位、所在地区局限等种种原因,而不能很好、及时地做到科学的现状分析和学生教育引导工作,没有发挥学校应有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出现“无作为”的现象,导致大多数地区中学分科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

   因为“做不好”,因为学生的“怨声载道”,高中分科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困难。但是,学校还是在执著地扮演着“刽子手”这个并不讨喜的角色,原因是,据调查显示,我国高中生偏科人数占总数的50%60%,这表明,如果不对高中生采取分科教育,客观上势必将会影响到学生高考成功率和学校升学率,所以,尽管有种种阻力和困难,尽管心不甘情不愿,各地教育机构、学校也还是会抱着保证升学率、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将“坏人”做到底。

   可是,对待矛盾,一味地掩盖和拖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面对社会强大的声讨和舆论压力,各地教育部门还是弄出了一点“动静”。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陆续出台的各种高考新政,实际上只是些无关痛痒的缓兵之计,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文理分科矛盾的尴尬局面,没有真正触及分科制度的本质。相反,面对“苛刻”的声讨者,地方教育部门的“懈怠”和“敷衍”反而使得人们感到反感,客观上也因为高考改革频率过快而遭到一片谩骂。面对高考制度改革“吃力不讨好”的现状,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上海参加第九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年会”时,终于道出了其中苦楚:文理不分科是今后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也是大势所趋,之所以一直没有推行,源于操作上的很多问题未解决。

 

   分科生的尴尬

   追根溯源,我国的文理分科制度源于大学,原因是建国初期国家对理工科人才需求猛增,导致各地理工科院校的纷纷兴起,促使高中提前文理分科。但正如历史上众多历史变革一样,一项制度最先的反抗往往产生在当初提出它的阶层,“文理分科”也不例外。在经历了分科带来的巨大的人才损失和深刻的教育反思后,1992年,中国高校终于打响了推翻文理分科“强权”的第一枪。

   1992年,中国高校进行有史以来幅度最大的新一轮合并,各地纷纷组建综合性大学,建立文理渗透、学科融通、知识交叉的课程体系,试图从根本上打破我国单科性高校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彻底改善我国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条件。这的确是一件鼓舞人心的教育改革盛事,在文理分科制度的改革上具有巨大的意义,但事实上,由于历史的强大惯性和政策支持的缺乏,文科依然弱小的事实且不说,高校搭好的台,中学却不买账,高中分科依然在每年都上演着,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无数的学生依旧饱尝着痛苦,中国教育仍然忍受着严重人才浪费的巨大痛苦。

   但幸运的是,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和社会人士发现,过分细化专业并不利于教育本身的目的,专业过细造成大学生知识面较窄,难以适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我们看到类似“文科生不知道《物种起源》是谁写的”,“理科生以为《茶花女》是中国戏剧”的笑话时,我们开始深刻反思:在校园里,这些错误同学们尚且可以原谅,老师们可以加强教育,可是到了社会上呢,带给毕业生们只能是自信上巨大的挫败感和很难再补救的无奈。终于,在深刻的教训和巨大的人才牺牲之后,“按大类教育学生”终于得到了人们的共识:经过前期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对相关专业会有更深入和更细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专业继续学习时更科学、更合理,学生就业选择余地才会更大。

   我们看到了新的社会现象:文理分科不在高校,高校却站在了推翻“强权”斗争的第一线。2001年,北京大学开始推行“元培计划”,旨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2005年,复旦大学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地域的3700名新生混合重组,成立四大“复旦学院”进行一年跨专业通识教育。

   高校“强权”斗争的大动作和教育部门对分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终于引发了高考制度改革的一次大地震。以全国教育大省江苏为例,从2000年至今,江苏先后进行了4次高考方案改革。平均两年一次,尤其是社会上引发了广泛争议的“08新方案”,伴随着“物理”、“化学”等一批以往重、难点学科的“降级”,我们已经彻底看不到一点“文理分科”的影子了。20082月,山东省教育厅明确要求规范高中学生文理分科时间,在山东省教育厅举行的全省普通高中校长素质教育专题培训会上,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指出,山东省高中学校的素质教育将分三步实施,到2011年,全省高中全面实施课程标准,这意味着届时文理分科将被取消。

?? 我们终于看到了全社会在这场斗争中的胜利,给我们目前沉闷的人才培养机制带来了一丝新空气。看着“文理分科”制度即将远去的背影,我们又有了新的思考,分科没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选择什么样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是摆在教育界甚至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难题。就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来看,真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甚至做到“文理打通”,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的,但有一句话写得好:“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里的“天公”不是别的,指的应该是一种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大环境。  

 

文理不分科为何势在必行?

史 欣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已是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方向。那么,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为何势在必行?

   “文理分科让我苦不堪言”

   河南省安阳市一位不愿披露自己真实姓名的大学生在来信中讲述了当年高中文理分科时的痛苦情景。他说——

   当时,重理轻文思想泛滥。原因是,理科生高考上线比较容易,上线后选择专业也比较容易,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也比文科生容易,因此没有不受学生和家长青睐的道理。许多人都持有这种观点:学理科的,都是头脑聪明的学生;而学文科的,则是比较笨的。就好比科学家都是天才,文学家都是疯子一样。受这种观点的影响,那些稍微有点头脑的学生,都会往理科班跑,而那些“头脑发笨”的文科生,也拼命往理科班挤,以提高身价,证明自己智力正常。

   由于文理分科直接与高考挂钩,所以高考就变了味了。

   比如说,有的同学比较喜欢文科,但由于理科上线比较容易,所以就不得已选择理科了;而有的同学文科与理科都有喜欢的科目,可为了高考,就不得不舍弃其中之一了。

   正因为这个原因,文理分科往往成了高中生最难决策的事,因为关系到高考,关系到今后的命运,稍有疏忽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而难以决策的结果又往往是家长或老师的意见代替了学生自己的想法和爱好,替学生作出了选择.并且大多数会选择理科。于是许多悲剧就酿成了,许多人到了高三才发现自己不是一块学理科的料,可那时想转科又嫌太迟了。

   我读高二的时候进行文理分科。因为我比较喜欢政治和历史,而且语文成绩很好,所以我自己打算学文科。可问题是,我的理化成绩也很好,并且化学还在全国奥赛中获过奖,于是老师建议我学理科。

   最后的结果是,父亲说理科上线比较容易,所以他帮我选择了理科。

   于是我就进了学校最好的理科班之一,于是我就顺利地考上了大学,于是我才有机会学到了现在这个我一点都不感兴趣的专业,以至于差不多都要产生退学的念头了。文理分科让我苦不堪言。

   文理分科后,理科班的政、史、地课程被严重压缩,每周只剩下一节课,并且这一两节课也一般会成为学生赶做理科作业的自习课,而文科班的理、化、生课程也会享受到同样的待遇。总之,学理科的就可以不管文科了,同样的,学文科的也可以不用理会理科了。

   事实上,文理分科其实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多少选择的余地,反而造成了严重的科目歧视,追求高考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扼杀了许多同学的全面发展。

  “文理分科”的罪魁祸首

   高中文、理分科的弊端究竟肇始于何?答曰:为应付高考。尽管我们讲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依然存在。其中关键问题是“高考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优劣的标尺。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竟然出台了用高考升学率奖励学校和校长的办法。于是,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层层下达升学指标,学生们在题海战术里沉浮。

   安徽省英博中学的刘广利老师在接受《教育》旬刊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名在讲台上站了十几年的老师,对文理分科实在有许多话要说。

   刘广利老师认为:“文理分科,从表面上看似乎减轻了他们的学业负担,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做法实在贻害无穷。”

   是的,文理分科所导致的最直接结果,是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偏科现象,从而使学生在未走向社会之前就在文化素养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由于文、理分科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许多学生不止在高二,早在高一,甚至升人高一不久即在学习上产生了严重的偏科现象。刘广利老师举例说:“这样的结果,就出现了许多几乎能在理化生上考出近300分的同学,而他们的政史地的成绩却大部分很难超过150!

?? 事实证明:文理分科教学所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在知识上,实际上是在靠一条腿走路。靠一条腿走路,“走”入大学尚可,因为中国现行的大学教学模式早已给他们铺好了“独木桥”,而要“走”入社会,去攀登社会这座险峻的山峰,其结果可想而知。无数事实已经证明,由我们的文、理分科教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多么的脆弱。  

   刘广利老师认为,我们的身体只有广泛摄取各种营养,才能健康地成长,学习文化知识亦然。人为地把学生分为文、理,将知识划出厚薄,长期“坚持”下去,便无可挽回地造成我们的孩子在知识上严重的营养不良,从而使得我们的民族在文化上严重地缺乏钙质。

   其次,文理分科教学的做法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强化了理科的优势,使得文科被严重地边缘化,从而人为地在知识领域造成二元对立。即,在学生选报文、理科时,出于对“潜规则”的考虑,在校领导的“关怀”下,许多学校的至少80%的成绩优秀的学生都“自愿”地选报了理科。而绝大部分在成绩排队时位置在中等以及中等以后的同学,则只有望“理”兴叹,不得已而“选择”了文科。

  这种做法长期坚持的结果是,“文科生”在很多学校几乎成了差生的代名词。   

  “文理分科教学的做法,实质上在许多学校已演变成一种变相地对学生的成绩排队,一种对知识基础薄弱学生的公开歧视。”刘广利老师说。

   应试教育是造成文理分科的罪魁祸首,这早已是一个人所共知的道理。

   可以说,文理分科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一为标,一为本。正是应试教育这一庞大的根系,才孕育出了文理分科这枚沉重的苦涩而畸形的果子。

?? 应试教育是最世俗的教育,高等院校所培养出的即使成绩最优秀的孩子,充其量只能叫做“才”,而不能称作“人”。即我们的高校这么多年培养出来的一批又一批毕业生,事实上只是一群至多掌握了出色的生存技巧的年轻人,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的人。这样的一代人,是很难承担起本应由他们承担起的社会责任。

   从本质上说,应试教育是一种有“才”无“人”的生存技能培训,由它所导致的最直接结果,是进一步加速了整个中国教育的世俗——平庸化。

   同时,应试教育是一种极其残忍的教育。说其极其残忍,不但是因为它大量浪费了中国社会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用于基础教育的社会资源,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它由市场需求的杠杆来决定办学的最终方向,因此,在它的入口处——小学阶段,中国绝大多数的小孩子就不得不套上“分数”的枷锁,蹒跚着走上“考试”——考大学的独木桥上。

   刘广利老师充满忧虑地说:“这是一种没有真正的笑声、没有七彩的阳光的教育,在它的体制下,任何方式的教学改革,都只能沦为形式上的修修补补。它的结果都将是也只能是使我们的孩子佝偻着走向同一个方向。”

   高中教育要与高等通识教育相衔接

高中阶段过早地文理分科,致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不平衡是每一所高校都会遇到的问题。高校的老师们,经常会碰到文科生的逻辑能力一团糟、理科生的历史地理素养近乎零的情况,这些“瘸腿人才”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高中阶段抓起,让高中生全面发展、平衡发展。

?? “作为大学老师,我最不喜欢高分低能的学生。我欣赏那种各方面知识都很扎实、学习很有灵气和心得,那种全面发展的学生。遗憾的是,目前的高中文理科制度却很少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大康说。

   著名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认为,中学阶段打下的语文基础对他后来的科学研究影响很大。

  “做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文科。”他说:“中学里过早文理分科不是好事。”

  “上中学时,虽然我成绩中等,但发展比较均衡。”饶子和回忆:“文和理是相通的。英国皇家科学院院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写作班去学习写作,可见他们对语言表达、文字表达看得很重。我以前说过,要从文科生里面或者文科成绩好的理科生里面挑选学生,道理就在这里。”他认为:只是理科好,这样的人只能当助手,当技术员,而不能当领导。好的科研人员既要懂理,也要懂文;既要高智商,也要高情商;既要个人研究,也要团队合作;既要研究能力,也要领导才能。

   “我选择博士生的时候,最后的依据就不是考试的成绩,而是他的综合素质。”饶子和说。

   南京大学设立了匡亚明学院,在建立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学院院长许望介绍说:教育不能过于局限,应当鼓励学生交叉选课,拓宽知识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科学道德、科学研究能力和潜力。专业培养应是针对研究生阶段,而不该是本科阶段做的事情。不少学生高考填志愿都是听老师和家长的,或多或少都带点盲目性,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别别扭扭地学了四年,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培养模式严重破坏了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

   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固然与高校多年连续扩招有关,但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也该进行反思了。长期以来,高校漠视市场变化,一条道走到底,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一进校就分专业,且分得很细,给学生提供的也多是“满堂灌”的课堂教育,而根据世界500强这么多年来招聘人才的经验来看,他们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人品、进取精神、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不太注意求职者的专业背景和成绩。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招聘进来的人全是文科生或全是理科生,或学的是同样的专业,知识结构相同,思维方式相似,不容易撞出创新的火花。

   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教授茅家琦认为:高校本科教育的方向是向通识教育发展,因此,高中教育应该考虑到大学教育的需要,与高等教育相衔接。

责任编辑:吴瑕

 

http://epc.swu.edu.cn/article.php?aid=2268&rid=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213439.html

上一篇:选择思考(幻灯片转发)
下一篇:专业摄影照片欣赏(一)(转发)
收藏 IP: .*| 热度|

3 武夷山 李阳 qiyin546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