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我的科研优势 精选

已有 10018 次阅读 2009-1-15 19:28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优势

最近5年,是我科研进步比较快的高峰期,这种机会非常难得,一辈子不一定能够碰到几次,放寒假了,有空将我的科研优势进行适当总结,供人文社科领域内朋友们参考。

一、跨学科优势

我本科学的是工业管理工程,研究生阶段学的是科学技术哲学(因后来考上博士,没有申请硕士学位),博士阶段学的是农业经济管理。本科阶段三、四年级几乎没有上课,每周平均看5本书,快速阅读,范围较广。另外重点学习计算机,当时主要是DOS、汉字操作系统、DBASEⅢ等等,由于没有上机卡,就用“消字灵”将一张作废的上机卡改为合法,从而保证了基本的“实验条件”。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学校做教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类、会计类、信息管理类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上过的课程有20几门。在做教师之余,1990-2000期间一直帮单位和自己开计算机公司,主要代理财务软件以及自己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从公司经营的角度,虽然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但是人生最宝贵的10年没有用来从事科研,想想确实后悔。当年,我是以江苏省重点中学姜堰中学年级第10名的成绩保送到华中科技大学的,基础应该没有问题,10年时间,足够出国从硕士读到博士了。

正因为有上述经历,所以在管理学、经济学、情报学、计算机等学科都有涉及,为我目前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背景知识。因为在所有读书阶段几乎都没有好好上课,固然有所不足,但也使我的思维能够解放,所以我认为上课至少对我而言是弊大于利。不过如果重新让我再来一次,我一定好好上课,呵呵。

二、糟糕的大环境与相对优越的小环境

我现在的工作单位是一所高职院校,无论是总体实力和办学规模在江苏省都是名列前茅的。以前在博客里曾经写过,高职院校教师从事教研似乎还马马虎虎,从事科研简直是开玩笑,与本科院校不可比。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每年高职院校申请到的项目不足千分之一。所以宏观上讲,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的环境确实不敢恭维,水平当然也相去甚远。但是微观上讲,最近几年来,学校将科研工作放在从未有的高度加以重视,花巨资引进人才,对教师科研奖励力度也比较大,鼓励教师深造,所以客观上创造了相对优越的小环境。

三、小城市优势

扬州是个小城市,没有太多的学术交流,没有什么大型的国际会议,在国家级课题申请,甚至在江苏省的省级课题申请上都不具有任何优势。但小城市人们生活节奏慢,生活方便,客观上也为科研创造了较好的中观环境。比如,我上班在路上的时间从来不超过15分钟,即使在扬州城市建设已经将城市规模扩大很多的情况下,15分钟内可以赶到扬州市的任何一个地方。

2008年下半年为例,我每周上课两个下午,一个下午开会,其他所有时间几乎都在家里从事研究工作,包括周末也是如此。因为小城市没有大城市浮躁,在大城市,很多人文社科的学者其实杂事很多的,要集中精力做学问比小城市学者克服的困难要多得多。对我而言,对某个问题的思考可以持续数月时间(当然不是每天),经常在晚上锻炼时思考一些问题,因为一方面小城市没有太多干扰,另一方面一些干扰也被我屏蔽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做学问就不需要交流,就是闭门造车,做学问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是大家公认的。

四、科研经费“优势”

做研究,离不开科研经费。你要问我科研经费有多少?告诉你后你千万别不相信!最近5年所有的科研经费加起来平均每年1万,这一定让很多朋友笑掉大牙。这点钱甚至连发表论文的版面费也不够,更不要说参加学术交流了。我毕竟还要养家,还要买房,还有子女教育,该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怎么办呢?那就编点教材吧。从2002年开始,我主编了8本电子商务相关教材,从教材版税里适当弄点收入来补贴科研及其他开支,当然也有意外收获:获得江苏省精品课程一次、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1本、江苏省精品教材1本、扬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次。

五、家人的支持

我现在不需要做家务,母亲和妻子分担了全部家庭琐事,孩子也很懂事,使我能够心无二用,一心集中在做学问上,这点不是所有学者具备的,何况很多学术界巾帼英雄们本身还要承担更多的家事。

其实,各人的情况不一样,既然有幸或不幸走上学者这条道路,已经没有回头路了。这条路说艰难其实也不艰难,《士兵突击》里两句话要记住:一是“不抛弃,不放弃”;二是“平常心,平常心”。学术道路不一定非要千辛万苦,至少在学者的内心要保持快乐与宁静。

 

2009115晚俞立平于邗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34-210277.html

上一篇:8天内收到两家期刊的录用通知
下一篇:我的科研阶梯
收藏 IP: .*| 热度|

10 武夷山 刘玉平 任胜利 向峥嵘 马昌凤 朱蔚莉 曹聪 李宁 迟菲 雷德明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