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志愿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科普丽人 1956年生于浙南山区,愿结交各行各业各门各派的诤友。

博文

同济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裴钢先生

已有 6449 次阅读 2009-1-6 15:21 |个人分类:院士介绍|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同济大学校长”

同济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裴钢先生简历

 

     裴钢,男,195312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共党员,1970年参加工作。1978年初进入沈阳药科大学学习,1982年获学士学位、1984获硕士学位。1987年进入美国北卡大学学习,1991年获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52月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53月回国,应聘担任德国马普学会和中科院共同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研究员。20066月受聘为同济大学名誉教授。20005月起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20078月起任同济大学校长。

 

    裴钢院士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部副主任;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亚太细胞生物学组织主席,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Cell Research》主编和国际多种学术刊物编委。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第四届专家顾问组成员,“发育与生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国家重大基础平台建设专家组成员。

 

    裴钢同志长期从事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

 

附:以下是2006年《人民日报》的一则报道:

 

国优秀博士后裴钢:像鹰一般飞翔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这就是说做事情一定要有远大抱负,做什么一定要做到最好。搞科学研究,也要有这种追求。”在实验室里,裴钢正忙着指导学生科研,与记者谈话时,他有感而发。

 

  裴钢生于1953年,曾在农村工作5年,也曾在工厂干过,无论干什么,他的人生目标始终高远。

 

  “我经常跟学生说,追求科学真理的过程永无止境。搞科研一定要有强烈的动机才能坚持下去,说是追求真理、造福人类也好,满足好奇心也好,希望攻克疾病也好,或者是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也好,总之要有一个明确而强烈的动机。”裴钢说,“做科学研究就是我实现理想的一种方式。”

 

  强烈的动机促使裴钢不断前行。他从低处起飞,冲到科学前沿,终于成为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分子药理学家。

 

  1995年,裴钢应聘担任首位中科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在中科院细胞研究所开始他海归后的研究生涯。“当时我正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仅仅是看到登在《科学》杂志上的招聘启事前去上海应聘的,我一直很想回中国,但不仅是为了回国而回国,相反,我想得更多的是能为国家带回点儿什么。”

 

  1995年以来,裴钢领导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组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80多篇,其中在《分子细胞》、《细胞》、《自然—免疫》等国际著名生物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成果具有原创性。他们和合作单位共同完成的“蛋白激酶在阿片类物质介导神经信号的转导和赖受依赖中的作用”获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谈起成绩,他说:“在国内的环境中,同样可以做出一流的成果。但一定要踏踏实实做事,这个世界上做好任何一件事,包括做好科研,都要把高远的抱负和理想与脚踏实地的作风结合起来才行。”

 

  裴钢相继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项目等的资助。因为成果突出,他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和奖励。1997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国际麻醉品研究会议(INRC)执委会委员,获“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担任《Cell Research》主编,《Life 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杂志编委。

 

  裴钢指导的博士后分别获得中国优秀博士后、中科院优秀博士后、德国洪堡Fellowship、世界卫生组织Fellowship等荣誉。他指导的研究生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等各项奖励,裴钢本人也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20005月,裴钢被任命为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对此,他有自己的看法:“我做科研管理本着这样的逻辑:其一,你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其二,如果你要是有能力创造更好环境的话,可能更多的人都会做好。大家都能做得更好,国家也会更好。所以好的科学家在做好科研的同时,做些管理也是对科学的贡献,也要全力以赴。但是如果让不善于或不愿意从事科研管理的科学家来做管理的话,可能就是浪费甚至是损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67-208844.html

上一篇:中国古代咏茶诗词的欣赏
下一篇:郑树森--中国工程院院士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