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仔细阅读是学者的基本美德 精选

已有 5598 次阅读 2008-4-6 21:55 |个人分类:求道|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有感于博客方向。

 

如果人类有宿命的话,那么追求智慧一定是人类宿命之一。我们所敬仰的那些巨人们,他们是在极少的知识基础上进行了极大的创造,这是他们的不幸也是大幸;而我们今天尽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要想取得成就却并不比我们先辈更容易,这是我们的大幸也是不幸。

我知道在今天要去仔细阅读是多么的困难。

仅在科学网,45日当天的博文数量是98篇,编号从20580到了20677。仅以每篇博文千字计算,98篇博文也有十万字。

一般而言,演讲时每分钟可说200字左右,阅读会快些,但每分钟超过500字恐怕就是速读了。以每分钟可读500字计算,一小时可以读3万字,读完10万字要3个小时。200712月以前科学网绝大部分博文我都读过,2008年以后由于科学网影响更大,博主增加,于是不可能所有博文都读、所有博文都细读了。

因此在知识和观点爆炸的今天,仔细阅读确实是一种美德。至少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没有仔细阅读的义务,所以一个仔细阅读的大众,理当受到大家的赞誉。

如果仔细阅读也可以是一个学者的美德话,肯定应该是一个学者的基本美德。

 

正是因为我们的前辈提供了如此丰富和复杂的知识系统,我们要超越我们的前辈变得如此困难。而正是因为我们面临这种困难的局面,我们要做出任何的成绩都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大量的仔细阅读,要阅读那些暂时超过我们知识结构和经验的,那些我们初读起来很痛苦的东西。促使我们去仔细阅读的原动力,正好是促使我们科学的求知欲,那种宿命般的求知欲。

 

在浮躁而功利的社会背景下,求知欲最容易被阉割。因为求知欲本身不带来任何的经济和政治结果。于是求知欲往往会被忽视掉,尤其是在那些经济生活丰富性远超过文化生活丰富性的社会中。然而不要忘了,正是前辈们的求知欲造就了今天的文明,而他们的求知欲并没或很少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多大财富。但我们完全可以说我们今天是在享受一百年前的先辈们的求知欲,并让一百年后的子孙们享受我们的求知欲。

 

不管我们的社会有多么浮躁,每一位学者每一天实在都应该叩问自己的内心:我因何而科学?我们本来应该为科学而SCI的!只是我们太多人为SCI而科学!当年泰勒斯说下这几话时,他可能没有想到他的子孙如此不肖,不肖到2000年后没有任何长进,尽管早已大范围的摆脱了饥饿,他的子孙们还在为了吃饭而生存。如果我们不能在白天堂而皇之的SCI,到了晚上诚惶诚恐的科学的话,即便我们能够取得这样那样的声誉和利益,我们恐怕很难面对自己的内心的拷问;我们尽管可以在有生之年逃离这种拷问而得过且过,我们也很难在我们将死之时坦然面对自己的灵魂。

 

在为SCI而科学的时代,仔细阅读成了一种美德。那种原来应该存在于学者灵魂中的求知欲,被经济和政治阉割了。

阅读不再是求知最主要的入口,而成了完成SCI的工具和SCI之余的消遣;我们往往过于执著于文章的结论或者观点,而忽视了文章的分析或推理过程,而一篇文章之所以成为文章,正是他的每一部分都密不可分。

 

为了在最少的阅读时间里阅读最多的文章,我们往往把文章肢解。文章中最被我们认可的信息和最不被我们认可的信息,往往更容易被我们获取,我们于是要么因为发现自己的观点被认同而欢欣鼓舞,要么因观点完全不被自己接受而大加挞伐。

这种肢解式的阅读方式,使得作者的原意往往被曲解,文章的内涵往往被忽视,文字背后的那些智慧往往被遗漏。

而正是这种肢解式的阅读方式,使得求知欲被阉割得越来越干净,残存的那一点荷尔蒙最终消失殆尽。

 

我们不但在肢解某一篇文章,我们还在肢解我们的阅读习惯。尽管任何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更多阅读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话题,然而一个还没有被阉割掉求知欲的学者或准学者,他的阅读焦点不应该只在艳照、西藏、大师、领导人和华南虎身上。

 

当我们阅读焦点往人堆里扎时,我们和智慧失之交臂。智慧往往躲在灯火阑珊的角落,等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扔过来一飞刀,而那些在繁华中厮混的人们,往往因乱花迷人眼而错过了智慧,错过了发现。当我们在人群里挤来挤去的时候,智慧女神怎么能够保证飞刀一定会命中我们而不是误伤别人呢?反而是那些独上高楼的人在智慧女神眼中显眼些,娇叱声中,飞刀正中那个黯然销魂的人,而他长久忍受的孤独也终将获得回报。

 

也许对于一个学者来说,他不可能完全做到超然于物外。社会要求社会中的每一人必须为现实的社会贡献才能获得资源,社会很少为遥远的将来买单。尽管很多时候,我们愿意为看得见的将来投资炒股,但我们往往很少为了可能影响将来的智慧去下赌注。尽管科学家、思想家们为人类的贡献已经不能用美元来衡量,人们还是愿意用美元去投资那些可以用美元来衡量的东西。

 

所以学者总是生活在这样的尴尬之中,他总是要创造那些超越现实人们理解力的东西,尽管创造本身并不是他创造的目的,而是在创造背后那无穷无尽的求知欲;而人们总是不愿意为他的求知欲而买单,于是学者总是要去做一些能够换来资源但对于创造意义不大的事情。所以学者永远是在仰望星空的同时留神脚下;永远是身在尘世心在天堂;而出世的最高境界也莫过于入世,入世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让身边的人感觉到此人已出世。

 

然而无论出境如何尴尬,学者永远不能因为任何理由丢掉仔细阅读的习惯,因为求知欲会强迫他去读任何可能引起智慧共鸣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快餐;如果他习惯了肢解式阅读的话,他的求知欲总会被快餐阉割掉,最终沦为一个连垫脚石都不是的学者。

 

如果我们的学者们都习惯了肢解式阅读,丧失了求知欲,我们就不可能给公众作出榜样,引导公众自己成为能够解决自己问题的公众,他们就永远会依赖于子虚乌有的救世主,永远成为政治家和野心家的牺牲品。

 

尽管在科学网,博客是每一位博主的自留地,写什么由己不由天;然而我可以感受到,大多数博主是有话想说,有话可说的。而科学网的读者,虽然我们无法得知详细背景,但我们基本可以推知,这是一个以大学教师、研究所研究员、硕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如果这个群体的求知欲都被阉割掉,我们不能指望我们有一流的大学,也不能指望我们出多少大师。

 

所以,当我发现,一大批以专业和学术讨论为主的博主备受冷落时;那些受欢迎的博主如周可真的纯学术文章备受冷落时,我对我们这个群体的求知欲产生了怀疑。我们在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上已经落后人家很多年,如果我们在求知欲上还要打个折扣,我不知道我们拿什么去一流?

 

我不会去要求新浪的网友仔细阅读,因为那就不是一个仔细阅读的地方和群体,仔细阅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美德;如果仔细阅读竟然成了学者的美德的话,我们还要成为世界的加工厂很多年。

 

博客的方向是什么?确切的说,科学网博客的方向是什么?如果求知欲和仔细阅读不能成为主导,那么我们只能在这个尘世之中,孤独的仰望星空。

 

而我们之大幸正好是,一大批仔细阅读和仔细写作的博友和读者,因为求知欲而走到一起,因求知欲而仔细阅读和仔细写作。我们深知,求知欲不是科学发现的充要条件;我们永远可以肯定的是:仔细阅读是学者的基本美德。尽管我们身处尘世之中,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宿命是仰望星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20765.html

上一篇:十道.读书
下一篇:阳关三叠.送老曹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