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均录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乔均录

博文

两年前我里外不是人

已有 8263 次阅读 2008-3-24 17:59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3月19日,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召开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中心2007年工作并部署08年工作重点。

        北京分院系统的物理所等15个单位的领导出席会议,其中有4个单位的所级领导也参加会议。当话题进入讨论阶段,听到各位理事对中心的积极肯定时,我的心情难以平静。要知道两年前,大部分单位并不认同中心的工作。当时的我里外不是人。

         2002年4月,在院高技术产业局(现在的院地合作局)邓强处长的召集下,时任自动化所副所长的我与其他9个单位一起参观考察了清华大学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商量在北京地区能否成立一个组织,负责技术转移工作,因为当时在北京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的机构。我清楚地记得考察过程中对我刺激最大的是时任中心主任的周立的两句话。他一句话的意思是中科院北京地区无法组织大规模的产学研合作,也做不好。因为各研究所都是法人,都可以独立地开展相关工作,又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不像清华大学是一个法人,各个系开展科技合作都必须通过学校,易于管理。另一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做好产学研合作,必须将其作为一项事业来做,否则做不好。

         听了周主任的话,作为中科院人,既很受刺激也很受启发。也暗暗下定决心,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将中科院北京地区的产学研合作工作作出个样子来,否则,他的话还真的应验了。

         2002年“五一”期间,电子所副所长孟宪民从哈尔滨打来电话,希望我能在将来成立的组织中牵个头。原因有三个,一是我年轻有精力;二是我所在的自动化所是高技术领域的所,产学研做得也不错,便于对外开展工作;三是我们研究所的办公大楼刚启用,形象好,便于对外接待。

         2002年7月,在院产业局的大力推动下,自动化所与京区其他9个单位共同发起并报院批准,成立了中科院系统的第一家技术转移机构—中科院技术转移中心。2003年3月,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我有幸被推选为中心的副理事长并兼任中心主任。时任自动化所所长现任中科院副秘书长谭铁牛以及自动化所的领导班子给了我极大的支持。

        自走马上任的第一天起,我便在“业余”时间考虑如何将中心做大做强。尽管当时我任自动化所副所长,分管产业、企业、开发项目等工作,可以说与地方政府及企业打交道有一定的经验。但做北京地区近40个研究所的产学研工作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不过有一点,就是先利用自己熟悉自动化所的优势,先作出一两个案例来,时机成熟时再考虑拓展到其他所。

        自动化所与大庆石化合作实施的“大庆项目”(参见本人已发表的文章—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便成了我考虑的第一个项目。该项目是2001年8月开始与企业接触的,直到2007年10月完成项目二期,整整6年时间,作为项目总体负责人,已记不清与企业、政府沟通、交流、答辩、考察了多少回了。该项目为自动化所获得超过2000万元的经费支持,企业也因该项目每年产生超过2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2006年10月18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报道了该项目的应用。从运作大庆项目,我真正体会到了产学研合作的艰辛,也体会到了他人无法体会的乐趣。

         在大庆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技术转移中心酝酿成立,我便将该项目顺理成章地纳入到中心整体考虑运作。

         2004年6月,在探讨与北京市工业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大庆项目成了北京市工业促进局领导感兴趣的第一个项目。通过该项目与北京燕山石化的合作,使我认识到,通过大庆项目与燕山石化公司的合作,北京地区其他相关的研究所极有可能也水到渠成地进入到这个北京石化行业的龙头企业。当年7月,中心邀请燕化公司的高层领导考察了过程所、力学所、理化所,并给企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过程所的“乙二醇”、“油品脱酸”项目便与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到目前,仅燕山石化一个企业就与北京分院系统的6个研究所达成合作意向,其中3个所的5个项目已正式开始实施,研究所共获得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项目完成后将为企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但我要说的是,就在项目进行最为关键的2004到2005年,我却遭遇了各种非议。我任职的自动化所的同志们说了,你是自动化所的人,拿着自动化所发的工资,为何要为别的所做工作?其他研究所的同志们说了,你怎能利用公共平台就为自动化所一个所谋利益?.........

        我只有默默地承受这一切,因为我知道此时此刻的任何解释肯定是徒劳的,只能用事实说话,只能加倍努力,尽快做出成绩,让研究所实实在在的得到实惠。

        2004年11月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与中科院产业局共建了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005年3月中科院北京分院成立,中科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北京分院党组书记何岩亲任中心理事长,中科院北京地区的院地合作工作得到了加强。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平台,在分院的统一指导下,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今年3月在北京分院的工作会议期间,研究所给与分院院地合作工作高度的评价。我知道更多的是同志们的鼓励与期待。

         截止到目前,中心已有20余名员工,业务遍及10多个省市,正在实施着10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在业界已有较好的影响......

        看到中心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我这个中心的“元老”也略感欣慰,但我也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2008年3月24日于北京国谊宾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62-19293.html

上一篇: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
下一篇:“做不好就跳楼”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