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与“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汪思源 梅需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博文

创新之“教”之我悟

已有 5652 次阅读 2008-3-23 08:25 |个人分类:教学思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1 匠心独运

人称教书先生为教书匠,也不无道理。匠乃艺人,如何匠心独运,有效的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创造的文化传授给禀赋、性格、志趣各异的学生,其中不乏方式方法的研究与创新。有人以为,教书,不过是照本宣科,似乎不需高深学问,缺少创造意味,此话大谬。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没有足够的积累,是不可能融会贯通和游刃有余;老师的讲解就是要将书本上死的文字、符号、图形变成学生可接收的活的概念、原理、规律。这既要靠老师本人的经验、理解、体会和心得,又要运用学生的知识、阅历、情趣和能力,做到有针对性的阐发。这种阐发绝对是一种再创造,它决不会是千人一面,必是各有千秋;即使同一老师的每次讲解,也绝非录音机的重放。但如何能够教有所新,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提倡老师从事科研工作,也提倡有丰富科研经验的老师上基础课,因为只有亲身把所授知识加以运用,并从研究中创造了新知的教师,才能够把讲授的内容加以恰当透彻的阐发。同时又提倡做研究的去教点书,因为教学阐发的再创造会促进研究并使之深化。这也是教学相长的一个主要方面。如何造就大量学有专精,研有新创,又能够对非本专业的学生也津津有味的讲出学科精髓的教师,实乃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22 激发求知欲

教学过程乃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两个方面的统一,缺一不可。教师按自己的意愿、模式、目标、要求引导或塑造学生――其中教师是主导。而我学你教,学习是学生的主动行为,学生是主体。学生有着自己的理想、志趣、甚至梦幻,学习是为了实现追求,教师起到的是辅导作用。学生可以全听老师的,也可部分听老师的,还能够不听老师的(好学而不唯书,不唯师,鼓励置疑)。事实上,学生都听先生的就不会有创新,创新就是学生超过先生,想老师之未想,做老师之未做。教学教学,施教于学。学习必须且只有靠学生自己,学生如没有学习的愿望、兴趣,就不可能学好。教师的魅力在于激发学生学的欲望,学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能够钻进去并着迷,甚至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从而得到自由,达到创造。教师施教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题而异,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

虽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饥腹,苦其心志”,但采用“头悬梁,锥刺股”的方式也过于枯苦,学习可以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过程。其乐趣在于对未知的探索,对真理的追求;学习的美感,来自技能掌握与提高之果,收获学习的报偿。当困惑变为领悟,迷茫成为清澈,紊乱化为秩序,得到了心灵的愉悦,感到了美轮美奂,何其乐也。教师亦从学生的顿悟、成长、有所作为,从中体会教学的乐趣,胸中涌起“得天下英才以育之”之豪情。

 

  23有效的方法

教学的导向与目的性。有人以为他所教的就是具体科目,数学,英语,控制论等,其实,教学所教之要义首先是如何学;其次才是各门具体科目的知识与技能。实应“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将令学生终身受用。让学生所得为打“渔”之技,而非口福一顿之“鱼”;离开教师依然会学,科技进步能够跟踪把握,吾以为此乃素质教育之要义。因此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与水平同样是大学教育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铁还要自身硬”。欲使学生学会学,就是以本科目示例,让其掌握本门科目独特的分析、研究和思维方法,就是要掌握该科目的精髓。精神是寓于每门科目的具体概念、原理和规律中。教师如何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使学生领会这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的方法、精神,全凭老师的科学水平和他的教学技艺。

现实教学中,部分工科教师过于追求概念推理等字面上的严密性,而忽略了规律的生动内容与活的灵魂,往往满足于学生能够做那种假想的理想条件下的习题,而不注意训练学生从丰富的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中去提取哪怕是近似的规律,直觉的推理,定性的判断。提升这部分教育者水平的途径依然是要教师投身于科研,加强实践试验训练,有了科研体验的老师,在教学中就会比较自然的,潜移默化的给学生以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感染。

浩瀚学海之无涯,知识更新之迅速,老师教学的目的只能以这门课程为学习示范,为将来学生们投身工作所接触的更多的自学内容而提供样例;远不是让学生仅籍此出校“闯荡江湖”,靠学校的区区专业知识来包打天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39-19155.html

上一篇:体育之育
下一篇:又是一年收获时,问君能有几多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