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中西方营养学比较

已有 6781 次阅读 2008-3-17 16:53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健康

我们完全可以就中西方营养学作一比较:

中西方文化(这里的“西方”,我们姑且定位以古希腊文化为源头,经由“文艺复兴”催变,演绎而成的,如今在欧美发达国家占主流的文化)的母体不同,主流医学(现代世界主流医学)不同,因此,造就了存在众多差异的中西方传统(或曰“经典”)营养学。

(一)、早中期的“异曲同工”

第二阶段的营养学或许只是饮食物或饮食方法等“枝节”性的差异,第三阶段营养学双方就表现出了截然不同之趣了。尽管这种不同之中依然保持着某种相似之处,例如,至少双方目的相似,所反对的(纵肆口腹等)也一致。“营养型”与“补益型”均以补充某种有益的营养成份为基调,这一点也可称作“异曲同工”。

(二)、近代的营养素与注重整体

中西方营养学之异,主要表现在第三阶段双方的差异。首先,就指导思想而言,中医学注重整体。认为饮食是协调整体,促使机体与自然保持和谐的一大重要方面,且注重脾胃在其中的突出意义。相反,受还原论影响,西方更多主张的是“就事论事”,营养就是“营养素”问题。因此,演绎出双方的很多差异。

(三)、“实验”与“实用”

其次,就方法而言,中医营养学经验的形成更多依赖的是食用后的效果反馈,属于典型的经验累积,是反复食用后效果的归纳、总结与调整。因此,它最注重的是实用。对机理解释等的科学探索,则停留在自然哲学层面,无法深入到细节。而西方营养学,更多的是从实验室走出,详于机理分析,相对弱于实践应用。且由于营养学在体内的作用过程及机理十分复杂,因此,不少科学解释尚停留于似是而非的阶段,理论与实用两张皮现象依旧较为严重。

(四)、“微量”与“常量”

再次,双方还表现出很多有趣的差异:例如,中医营养学,可称作为“常观营养学”,注重“常量”营养素。她停留在介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常观”层次,注重常观的饮食疗法、食物调整,而这些营养物可视作为“常量”营养素。西方营养学则不同,她着眼于微观机理,汲汲于微观研究,其营养补充手段也特别强调“微量”营养素,从微量的维生素到极微量的矿物质。因此,似可称作“微观营养学”。    

(五)、“标准化”与“个体化”

又如,中医营养学不认为存在着标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学要求,而主张辨质、辨证施食,强调每个个体有着诸多的生理差异,须借助“因人制宜”的针对性方法加以解决。因此,数千年的实践,促使中医营养学延伸出了与饮食、食疗密切相关的丰富方法和内容,而其核心只有一个:针对对象的体质等特点而施于补益,故她可称作为“个体营养学”;西方则千方百计地寻找共性特点,从实验室研究中提取出了每个人每日不同营养素的标准摄入量,并以此为准绳,广泛推行。这与十九、二十世纪的工业化标准型大生产特征十分吻合。故可视作为“标准”营养学、共性营养学。

(六)、服“药”与“生活化"

再如,中医营养学源自饮食实践,根于百姓日常生活,且反哺于百姓日常生活。民间是科学技术创造和发展的最大源泉。因此,中医传统营养学就其摄食方式而言,形成了极为丰富多采的内容。仅就食疗、药膳而言,就有数不尽的类型:如汤、粥、羹、糕、煲等等,且中国的烹饪又特别发展,营养过程每与烹饪美味结合在一起,不仅寓营养于日常百姓生活,而且,营养调整过程本身就成为一种有快感的享受活动。这又更有利于她的日常生活化。西方营养学在这方面则单调得多了。就主流而言,她只有简单方式,且大多以带有药剂的形式,摄入每日理论中该摄入的微量营养素量,即每天须服“药”。这个过程并无快感可言,相反,它常常是种负担。因此,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它的广为普及和日常生活化。

(七)、体系的开放与否

还有,中医传统营养学是个开放的体系,五花八门的饮食营养内容,只要实用有价值,都可汲纳;不同的流派、方法,如忽思慧的蒙古宫廷药膳的烹饪讲究,以及明代周定王《救荒本草》中据田野老夫所提供的可供荒年食用的草木根苗花实等,都可找到一席之地。故内容十分丰富,甚至有过于庞杂之嫌。而西方主流营养学则基本上是个封闭的体系,各种非主流的民间方法或流派,如形形式式的自然疗法、素食疗法等,很难在其中觅得一席之地。可以说,她虽然十分显赫,但只是象牙塔里少数人的追求和雅致的学问,“高处不胜寒”,也无从谈及它的广泛普及和日常生活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18539.html

上一篇:饮食以脾胃受纳为先行
下一篇: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