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chun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chun 孙迎春,河北人。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文

译学词典:编者主体性

已有 5199 次阅读 2008-3-6 14:31 |个人分类:译学词典研究

译学词典:编者主体性
                孙迎春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学院,威海264209)
内容摘要:任何事物,只要涉及到人,涉及到作为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都存在一个主体性问题。对于译学词典编纂与研究这一新兴的边缘学科,各方面的探讨都是刚刚开始,本文主要阐释编者主体性问题,通过借鉴译者主体性,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译学词典;编者;主体性;主客体关系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Subjectivity of a Compiler
Sun Yingchun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 Weihai 264209)
Abstract: So long as man is involved as the agent who observes and remoulds the world, there exists the problem of subjectivity in doing everything. Exploration into all aspects just commencing in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y compilation and studies which is a newly emerging interdiscipline, this essay chiefly attempts to dwell upon the subjectivity of a compiler, giving an exposition in five aspects through help from examining the subjectivity of a translator.
Key words: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compiler; subjectiv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近几年人们对于译者主体性谈得很多,这对于译者研究必不可少,是译者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事实上,任何事物,只要涉及到人,涉及到作为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都存在一个主体性问题。对于译学词典编纂与研究这一新兴的边缘学科,各方面的探讨都是刚刚开始,本文就来谈谈编者主体性问题。

1. 主体与主体性
主体性应理解为主体的性征,即主体的性质与特征。那么,主体又是什么呢?“主体指认识者,客体指被认识者。客体不依赖于主体而独立存在,但主体并非直观地反映与消极地适应客体,而是在实践

*本文系教育部社科2005年度规划基金项目论文之一,项目名称:翻译学词典研究。项目批准号:05JA740018。
中能动地认识与改造着客体。”(《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编辑委员会: 266)此定义不仅讲清了什么是主体和客体,也理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1.1 主客体关系
作为一对哲学概念,主体与客体分别指向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人生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认识世界,没有这一步就不可能有任何作为。英谚云:“Look before you leap”(看清楚再跳;三思而后行),look译成“看清楚”、“三思”,也就是认识,不看则不能leap。在主客体之间,既有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又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认识为预备,改造为行动,通过改造达到某种目的。
  
  1.2 翻译中的主客体
翻译活动的全过程涉及三个主体:作者、译者和读者。这是从翻译发生的时间顺序上所进行的排列。在翻译之先,必须先有作者创作出一个作品来。在翻译之后,还得有读者通过阅读来参与原本与译本的价值创造,舍此则翻译过程就不完整,翻译行为也就创造不出价值来。因而有主体间性之说。
三个不同的主体有各自不同的客体和结果:作者主体所面对的客体是他所要描写的那一部分世界,或者是精神世界的或者是主客交融的,创作行为的结果是原本;译者主体则面对原本,原本及其所描述的世界经译者匠心经营转化为他再创作的客体,翻译行为的结果是译本;读者主体以译本为客体,在译本所描述的世界中旅行,阅读行为的结果是美感体验或一定的认识。三者勾打连环,三个过程层层递进,主体间性由是产生。
过程有三个这不错,主体有三个也不错,但译者及其翻译行为处于核心地位,无此则作者与译本读者无由联系。此理易知,故一般说翻译主体即是指译者而非别。译者之地位由是可知。

1.3 译学词典的主客体
译学词典涉及两对主客体。在编的过程中编者为主体,面对的客体是浩如烟海的译学知识,编纂的结果是词典;在读的过程中读者为主体,其客体是很具体的词典,阅读的结果是获得知识或厘清概念。二者之间也有个主体间性问题,具体表现为两者的互动。译学词典的主客体要比翻译主客体简单,其互动关系也更加明显。

2 主体性之体现

2.1 译者主体性 
    《译学辞典》中有“译者主体性”词条,说它“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即翻译主体能动地操纵原本(客体)、转换原本,使其本质力量在翻译行为中外化的特性。译者主体性亦即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在克服客观制约性中得到表现。客观制约性包括双语差异、不同的文化语境和政治语境等。”(方梦之:82-3)编者抓得很准,道出了主体性即主观能动性,但这是基于一种较狭义的理解。
对于主体性更为适切的理解应更宽泛一些,根据性质为“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的定义,主体性须理解为主体区别于客体的根本属性,这种根本属性有二:1. 必须是人;2. 有认识和实践能力。而客体的根本属性则是:1. 存在于主体以外;2. 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以此观之,主体性有不同的体现,“主观能动性”只是具有正确翻译观的那部分译者的主体性,而在那些翻译观有问题的译者身上,主观能动性往往谈不到。例如罗新璋曾对傅雷和穆木天做过比较,他先是对二人的巴尔扎克译文对比一番,然后议论道:“穆木天基本上顺着原文译,字真句确,认真得有点木讷。”(罗新璋)也就是说,译得过于机械,缺乏文采。追溯根源,就会发现译者的翻译观不妥,穆木天的译书感受是:“在执笔翻译之际,译者永远地是感到像一个小孩子跟着巨人赛跑一样……”。傅雷的译文受到交口称赞,其根由也要到他的翻译观中去寻,他认为“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穆木天的诗写得很好,在现代文学史上有地位,所以对其蹇涩的译文“只能作这样的解释:是一种翻译观,束缚住译者神思的峻发,损及于所译文字的质量。这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例子。名作家兼名译家一身而二任的也有,但并非个个大作家都是好译者。徐志摩于诗于散文,堪称大家,而所译曼殊斐尔就颇有商榷的余地,受到时人的指摘。”(同上)在穆木天和徐志摩的身上,主体性就是不值得称赞的另一种类型。主体性是个中性词,不是个褒义词。
  
  2.2 编者主体性  
编者也是拥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因而他也是一个主体,只不过他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不同于译者,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原作的认识和从事翻译实践的过程中;而编者则是在认识译学和从事词典编纂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译学辞典》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阐释为四个方面:“1. 选择原文。译者按特定的目的选择原文,即使对委托人的委托也是可选择的。1909年,鲁迅先生为了唤醒沉睡的中华民族,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翻译了一些弱小民族的作品,合成《域外小说集》。近代翻译理论的奠基人严复一心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译书的目的是用西方的新思想唤起民众,他选书的范围有很强的针对性;2. 解读原文。译者阅读原文是解读的过程。不同的读者读同一本书,可能各有侧重点,各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鲁迅先生就这样描写过对《红楼梦》的解读:‘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当然,翻译家对同一部作品的看法,可能不至于差别这么大,但肯定在许多细节上的理解是有出入的,甚至在整体的风格上都会出现差异。例如,许钧认为《红与黑》的风格是‘长于分析,文笔冷静,语言不事装饰’,罗新璋则认为这部小说的风格是‘句无余字,篇无长句,似淡而实美’。译者有权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翻译;3. 决定翻译方法。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译者往往根据原作内容和笔法,自己的翻译观和翻译素养,而采用不同的译法。英国小说家乔伊斯的名作《尤利西斯》在国内有多个译本,读起来差别很大。肖乾、文洁若夫妇本着为读者考虑的原则,尽量将一些晦涩的地方澄清,语言也尽量流畅;而金隄的译本十分忠实原文,将一些省略的地方和艰涩之处也加以保留;4. 决定表达方式和应用翻译技巧。常有这样的现象:同一原作的几个译本,在基本意思相同的情况下,表达各具特色——有的文采飞扬,有的语言质朴,有的多用长句,有的则以短句见长。”(方梦之:78)
对于编者的主体性至今鲜有人论及。今不揣浅陋,参照上述之译者主观能动性阐己意罗列如下:
⑴确定词典性质与规模。
针对词典性质与规模做出决定,这是编者首先要面对的问题。编什么性质的词典?语文词典抑百科词典,双语词典抑单语词典,综合性抑单科性,翻译学词典抑物理学词典,术语词典抑人物词典,纸质抑电子,创编抑译编,大型抑小型,诸如此类与性质、规模相关的问题,都需要编者去回答。
这里所说的编者,是广义的概念,除进行实际编纂操作的学者外,还包括出版社、赞助人等社会因素。性质与规模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里编者是个包容性很强、使用方便的隐喻性表达。当然,狭义的编者居于最重要地位。首先,确定编一本译学词典而不是别种工具书,这是一个主体性最强的决定。其次,在译学词典范围内,取综合性还是单科性?如取综合性,都包括哪些项目?原因何在?学术性强于知识性,还是知识性强于学术性?如取单科性,确定哪一个具体单科呢?譬如是术语词典呢还是人物词典呢?在术语词典中,单语还是双语呢?在规模上,大型、中型还是小型呢?具体多少字呢?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与读者对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相关,需要编者在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做出决定。对这许多复杂因素认识不清,下一步的具体编纂工作就无从谈起。
⑵勾勒框架。前页材料、词目单、中页材料、后页材料,这些构成外圈大框架,各部分充实抑单薄、具体包括什么?词目单形成内圈核心框架,涉及词典实质内容。在词目单中,义排还是形排,如果是义排,分多少义类,要不要辅以形排,如果是形排,以哪一个形式因素为主,要不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框架问题必须重视,无框架无以填充内容。条目中的全部内容必须经过系统安排,称作微观结构,亦即词条框架。微观结构提供读者所要了解的信息,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词典质量的高低,完成任务是否圆满。框架从大到小,处处体现着编者的主体性。
⑶厘定原则。原则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准则”(新华词典编纂组:1099)。原则因涉及因素、层面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性质。从大的方面来说,分形式规范原则和内容编纂原则两类。形式规范原则主要与词典编纂理论与方法相关,可称之为经;内容编纂原则主要与所收录内容即译学知识相关,可称之为纬,经纬交织而一部部译学词典问世。前一类原则关乎词典学水平之高低,后一类映射翻译学修养之强弱。
形式规范原则纷繁复杂,针对所编词典性质确定必要的形式规范原则是编好词典的基本保证之一。例如编一本术语详解词典,从编写方式上就必须实施模式化、公式化原则,全书要编排异常严密,一切都得“按章办事”,不允许有任意性,开“无轨电车”。而一般科技图书中的篇、章、节及下属各级层次,可以根据叙述需要决定如何设置以及篇幅大小。只要整体框架设计合理即可,自由度很大。再如,释义性辞书在行文语言上必须贯彻简洁、明确、精练的原则,即合乎辞书语言规范。比如开头不需引语,要开门见山,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释义,释文随之。释文无须转折、过渡,少用乃至不用虚词,结尾干脆利落,戛然而止,不要收尾性文字赘述。这种貌似“生硬”的表述方法是释义性辞书所特有的,一般科技图书则不宜采用。(张玉崑:324)
在形式规范原则方面,人们的分歧不大,即便有,一般也是个度的把握问题,具体做法有差异也往往易辨是非。
内容编纂原则直接与内容相关,首先是收什么样概念的词作为词目,其次是本着什么精神释义。试以《译学大词典》为例,在其编纂过程中,编者“力求实现五种特点:描写性、 综合性、理论性、实用性、开放性。⑴描写性。翻译活动是复杂的,翻译研究也是复杂的,如欲定下一些条条框框,加以规范,既不必要,也不可能,故以丰富的词条‘描写’、反映翻译及翻译研究的实际。而一旦读者经比较、研究,采纳、选用了某些词条,那些词条所介绍的理论便自然生发出一种规定性;⑵综合性。既存为翻译研究者集中提供大量资料之目的,那么综合性的重要便是不言而喻的了。涉及的方面少,内容单调,便无法达此初衷;⑶理论性与⑷实用性。理论性要求我们,在选编词条时,要有理论的深度,能够反映当代译学研究的新成果,不能光是干巴巴的几条传统概念。同时,还应具备实用性,即部分词条应提供大量的具体对策,具备可操作性,或提供某些具体知识;⑸开放性。不受狭隘观念的束缚,只要是对译学研究有参考价值的,不拘一格,均在考虑范围之内。”(孙迎春,1999:前言4-5)这五条原则,充分体现了《译学大词典》编者的主体性,是其主导性意识的文字体现。例如把“描写性”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它反映了译学词典的特殊性,又有描写语言学作底蕴,映射着科学态度。大多数详解语文词典、双语词典均具规范性,也就是说,是用来统一、标准化人们的语言表达的。于是,一般读者根据自己的常识便很容易得出“凡词典必以规范为首务”的论断,然而译学词典却不能将规范性作为首要原则,不是不欲,而是欲也不能。
《译学辞典》(方梦之)所追求的是另一种原则,即规范性原则。编者指出:“术语是一种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语言符号。术语的意义必须以明确定义的科学概念为基础,具有单一的理性意义和感性色彩,它是描述和传播科学概念、定义和规律的基本要素,也是促进学科建设的有力工具。”所以“编者广泛地收集译学的常用术语,并对之作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梳理工作,根据确定术语的单义性、简明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编撰本词典。”(方梦之,前言:3)这里,编者所说的四性中,简明性显然属于形式规范原则,而科学性、系统性则同时涉及两个大类,兹不论。列在第一位的单义性则与上述之描写性形成鲜明的对照,充分体现着两位编者的不同主体性。
这里实际上有个理想与实际存在距离的问题。如果翻译学是一门近乎统一的学科,有一套很系统、很完整的术语,那么译学词典自然应该通过释义的单一性达成规范。然而翻译学的现实是,学派林立,视角众多,对同一个词语的理解与使用,往往也是差异甚大。对于这种大量存在的人言人殊的词语,我们不应看作术语,而应看作学说性理论概念。术语是“某种学科中的专门用语。如数学中的微分、积分,物理学中的原子、电子,语言学中的元音、辅音等。”(新华词典编纂组:830)这里所举的例子,都是各学科中毫无争议的名词,而对于翻译学中那些有很大争议的词语,硬性地在词典中只出一种意义,既不符合译学的实际,也不利于学术的争鸣,最终也达不到规范的目的。翻译学作为一个人文学科,学派林立,视角众多,长期争鸣,互异互补应当说是一个常态,因为这体现着它自身质的规定性,不能以数学或物理学术语上的纯一来要求它。也不能说,没有这种纯一就不是一个学科,因为各学科性质不同,以某一个学科的特点去衡准其他学科,显然是不妥的。在Mona Baker主编的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和Mark 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 编写的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中,都没有刻意追求释义的单一性,在不少词条中都是以描写的精神给出数个来自不同作者的释义。
甚至某些技术性很强的词语,乍想起来不难规范,而实际做时,连其翻译也是个难题。例如source language,在汉语中就有“原语”和“源语”两个“对等”词,且各有道理。孙艺风分析说,“本来source是‘源’,是不容争议的,表明了翻译的关系:译文源自‘原文’,但恰恰是因为这个‘源自’,才引出了‘原文’的概念:译文来自原本就有的文本。约定俗成也是一个因素。人们习惯上用‘原文’,后来当source language作为术语引进时,又觉得正式的说法应是‘源语’。为什么不舍弃其中一个呢?是习惯使然,还是另有缘由?个中道理似乎并不简单。”(见孙艺风&仲伟合:9)这是孙艺风在《翻译研究关键词》一书居“译者序”位置却又题为“翻译研究术语及相关理论意义”一文中所说的,而在123页的词典正文,对source language所给的对等语是“源语”,没有了“原语”的影子,但却同时又给出了“译出语”,呈“源语/译出语”态,少了一个却多出来另一个。在方梦之《译学辞典》75页,“原语” 和“源语”作为两个词目同时登场,所给的对等语都是source language,并对两个汉语词目进行了鉴别、互参式的解说。其解说与翻译好不好、能不能以追求单一性来规范呢?
而且,即令是你人为地做到了在微观结构中追求单一性,且不说翻译界是否认帐,在宏观结构中也无法避开描写精神,因为你不得不将互有差异乃至互相矛盾的视角用语收在同一部词典中,在这个更高的层次,你无法规范,不能追求单一。不过,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主体性表现,这是应当予以鼓励的,各种尝试均有其不同的学术价值。只有一种意义的术语,如machine translation只能做一种解释,只有一种译法,即“机器翻译”,这种单一性解释是在原生态中存在的,不用你费力也是单一。关键是那些见仁见智的词语,不用不行,不收入词典也不行,规范还是描写呢?笔者以为,不用担心描写就会妨碍翻译学的建立,那是杞人忧天。描写语言学并没有妨碍语言中的规范行为,更没有妨碍语言学成为独立学科。独翻译学有异于此么?也不用担心描写就会阻滞翻译学者的互相交流,因为人们尽管对不少词语各有各的解释,总还影约有个不动的因素在,比如“翻译”,不论有多少种解释,分歧多大,你一提及她,人家还是知道你说的是谁。
⑷体现翻译观。在词典性质、名称的确定,词目的确立、释义等各个环节,无不体现出编者的翻译观。不同词典的编者,因其翻译观有异,词典在宏观结构上就会有明显的差异,释义方法及用语也会不同。例如,在Mark 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 编写的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中,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襟,能够耳听八方,收集各类观点,这反映了编者对翻译研究的基本观点:它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因而编者的相应做法是,“竭力以公正的态度,不刻意偏袒或倾向于某一特定的翻译派别,将翻译研究的横向发展向读者作一介绍。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出现的词条,由于没有上下文的铺垫,在观点或内容上,可能彼此互相矛盾、相互对立。如exegetical fidelity反映了《圣经》译者坚决忠实于原文,认为原文包含的唯一正确的意义必须在文中得到保留和传递;而information offer和metatext却认为不仅原作者的意图,更重要的是的语语言的特性、翻译原作的目的以及的语读者的民族性、偏爱和信仰影响了读者对原文意义的理解。”(Mark 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出版前言)这里反映的翻译观,与《中国翻译词典》、《译学大词典》编者的翻译观,颇有相似之处。而如果是一位认定翻译学是一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之下的三级学科的人去编译学词典,他就决不会收从美学、文化学、阐释学、目的论等视角产生出来的词语。一个人认定翻译学仅指学术研究,而与翻译实践无涉,他就不会像《译学大词典》那样设立译文赏析,著名译作选介,英汉、汉英翻译实例等与翻译实践密切相关的义类,也不会赞成在“译学名人”之下介绍翻译家。
译学词典好比是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编者的形象。从另一个方面说,通过编纂与研究译学词典,译学词典学者是站在一个独有的高度研究翻译,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翻译研究视角,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描写性、包容性、规范性、科学性、实用性、开放性等多种特征。
⑸建立微观结构。
微观结构就是词条的内部结构。就中外普通语文词典来看,微观结构中所包含的信息大致可归纳为如下这些方面:1. 拼法或写法;;2. 注音或标音;3. 词性;4. 词源;5. 释义及义项编排;6. 词例;7. 特殊义;8. 百科方面的信息;9. 词组、成语、熟语、谚语等;10. 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类义词、派生词等。一般词典不会将这些项目全都包括进去。“特种语文词典,因其性质关系常常只提供其中一二项信息。例如语音词典、词源词典、正字法词典、同义词词典等,顾名思义,只要提供与词典名称有关的那些方面信息便可,不必旁及其他。就是普通的语文词典,也并非都10项信息齐全的。比方,现代语的词典就不一定提供词源方面的信息,中型以下的语文词典,关于特殊义的信息也可以付诸阙如。总而言之,要提供哪一方面的信息,是按词典的性质和规模而定的,编者的主观取舍自然也起很大的作用。就特定的词典来说,某些信息的缺乏,可以视为是微观结构的严重缺陷。例如,中型以上的语文词典,如果没有词例方面的信息,那是不会令读者满意的。”(黄建华:67-68)
上面涉及的是语文词典的微观结构,译学词典因是一种新型的词典,其微观结构必然和语文词典迥异。总的来说,译学词典微观结构所包含的信息,就其总量来说,比语文词典还要多,可将其荦荦大者罗列如下:1. 名词术语;2. 理论概念;3. 词源; 4. 翻译事件; 5. 翻译家; 6. 翻译理论家; 7. 翻译作品;8. 译学著作; 9. 翻译流派; 10. 翻译机构; 11. 学术组织; 12. 翻译刊物; 13. 学术刊物; 14. 翻译出版机构; 15. 翻译会议; 16. 译例; 17. 纯语言层面的翻译技巧; 18. 基于翻译理论的翻译技巧; 19. 翻译赏析; 20. 术语双(多)语对照等。这些是从词目所涉内容上做出的划分,至于编纂技术与形式规范方面,如参见、参考书目等,还可以列出一些。同样,编纂任何一本具体的译学词典,都不可能将所有信息尽行收罗,编者必须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根据词典的性质与规模进行选择。综合性译学词典涉及面大些,不同义类的微观结构大不一样。同是译学术语词典,有的包括第二语言对等语(如方梦之),有的不包括(如Mark Shuttleworth);有的提供进一步阅读书目(如后者),有的不提供(如前者)。
  结语
主体性是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体现出来的,但是其体现有自觉与不自觉之别。在译学词典编纂中,自觉的体现有理论支撑,或有细密的思考作为基础,有助于产出高质量的词典;不自觉的体现往往缺乏正确的理论支撑,或没有细密的思考作为基础,往往导致破绽或漏洞。对于编者主体性的研究至关重要,毕竟水管里流出的是水,血管里才能流出血来,主体性研究能够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增强编者素质,从而成为高质量译学词典的可靠保障。那种认为词典编纂无所谓理论,不需要研究,干就是了的粗浅见识,幼稚而与实际相悖,浅薄而缺乏科学精神,与我们这个时代很不合拍,应当受到批驳。

主要参考文献:
方梦之. 译学辞典.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编辑委员会. 简明社会科学词典[Z].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2. 
黄建华. 词典论.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M]. 2001.
林煌天. 中国翻译词典 [Z].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
罗新璋. 释“译作”. 中国翻译, 1995(2).
孙艺风&仲伟合. 翻译研究关键词[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孙迎春. 译学大词典 [Z]. 北京: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1999.
新华词典编纂组. 新华词典[Z].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8/1999.
张柏然. 论翻译学词典的特征与释义原则[A]. 孙迎春. 2004翻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C].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张玉崑. 科技编辑实务[M].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Z].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8/2003.
Baker, Mona.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Z].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Shuttleworth, Mark &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Z].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作者简介: 孙迎春,男,1949年10月生,河北阜平人,汉族。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学院院长、教授,翻译研究所所长,山大外国语学院翻译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威海市译协外语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目前正筹备中国英汉语比较学会翻译学词典专业委员会。主要研究领域:译学词典编纂与研究;翻译学
联系方式:264209  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 sychun@sdu.edu.cn;0631-5683461(办)

   谢谢!
译学词典中条目的内在系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50-17153.html

上一篇:开头的话
下一篇:孙迎春简介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