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谈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rystalxu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晶体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博文

知识经济与知识分子

已有 5420 次阅读 2008-3-6 10:3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旧文新贴之一:
           知识经济与知识分子


众所周知,知识分子是知识创新的主体。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如何呢?很多人对此持乐观态度。这不仅表现在知识分子对知识经济的热心引进和热烈讨论上,而且表现在对“知本家”的渴求上。据说,最近国内出版了一本关于“知本家”的书,竟然成为一个好的卖点。这给我一个启发:所谓知识经济,本身就包含着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卖点。也在知识界混饭吃的我,自然更加关心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我没有那些热心人乐观。相反,我预感到知识分子将面临又一次灰色的前景。
在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命运从来就没好过。在“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封建社会,个别知识分子的得意是以成千上万读书人的悲惨命运相衬托的,《儒林外史》描写得可谓淋漓尽致。现在常听到有知识分子怀念民国时期教授能拿几百块大洋、住花园洋房、有保姆丫鬟的幸福生活。殊不知,当时享此待遇的教授寥寥,有政府花瓶之嫌。况且政治封锁甚严,敢讲真话遭致暗杀并不罕见(如闻一多先生),可见连正常的、公平的学术气氛都难有。解放后的日子也不好过,既要接受再教育,又要戴上“臭老九”的帽子,好不容易盼到了“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时代,却又赶上全民经商,知识分子不仅要做学问,还必须求爷爷告奶奶去争取经费。当然啦,向前看,历史还是有进步的。这不,知识经济时代来了,知识分子总算有了新的梦想:“知本家”。
“知本家”真的那么好当吗?不用看现实,只要从理论上稍作分析,就没有那些头脑发热的知识分子吹嘘的那么玄乎。知识经济的前提是知识的商品化,那么创造知识的人必然是知识分子。如果你承认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的继续,那你就很容易联想到工业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不过是创造知识的工人而已,何乐之有?在工业社会,传统的技艺被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所代替;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社会,浪漫的知识探究终将被庸俗的知识生产所取代。君不见,当今论文被大批量生产而创造性却明显下降吗?知识生产是很实在的事,它需要产量和含金量,因此知识经济在观念上的第一个革命就是要破除知识的神圣性和神秘性。学者需要表征自己成就的论文专著,报刊、杂志、出版社需要好的卖点以谋求利润,读者需要知识和信息,这就是狭义的知识市场的素描。
很多人对这样悲观的预言不以为然。他们强调知识是创造性劳动的产品,认为知识完全不能等同与工业经济中的机械产品。比如,知识创新者可以把持什么秘方,可以技术入股等等。又比如知识经济不需要大量资金啦,知识分子可以说干就干。我并不反对知识经济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我敢肯定,知识分子成不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角,就像工业经济时代工人阶级成不了主角一样。很多人动不动就抬出比尔?盖茨作为榜样。其实,比尔?盖茨连大学都没有毕业,跟正宗的计算机专家相比,他几乎算不上知识分子。而与他齐名的那些网络时代“一夜”富翁们很多都不具备高学历。至少与拥有博士学位的教授们相比,网络富翁的学历是较低的。与此同时,很多美国大学生纷纷退学办公司,赚钱之多让那些干了几十年的老教授们大跌眼镜。这给我们一个暗示:任何经济形态都只属于少数具有敏锐触角的人。知识经济时代最富有的不是知识分子,而是“知识经纪人”。知识经纪人与知识分子不同,他们只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就行,关键在于他能够把知识卖出个好价钱。不管他是组织人编程序也好,编书也好,甚至帮人家推销科技成果也好。总之,他具有买卖知识的眼光,能够利用知识发财致富,至于他自己有多少知识,能否创造知识,都无关紧要。知识分子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是重要的,但是最大得益者必定是知识经纪人,因为只有他们能够最成功地在知识生产者与知识消费者之间搭起一个商业的桥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知识分子下海相比,我对中国知识经纪人的渴望更强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不仅难以成为一夜富翁,而且还有失业的忧虑。工业革命造就了大量的工人,也形成了失业制度。知识分子恐怕也难逃这种命运。现在,从事科研活动的人数激增,涉及技术创新以及其它知识领域的从业人员更是不计其数,一切都与工业革命时期的情形惊人地相似。我们国内虽然还处在相当初级的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却已经出现了知识分子的局部过剩。大学里师生比例在世界上几乎是最高的,这也是隐性失业。研究所人员规模日益减小,数量不断压缩。名为公司化,实乃变相裁员。这些年来,人们一直抱怨知识分子的待遇太低,但鲜有起色。为什么知识分子不能反省自己的选择呢?大家都赖在大学和研究所里,至少部分说明了留下来比换地方更有利。这是明显的过剩预兆。当然,管理和分配体制也有问题。这些问题正在改进,比如国内现在已经开始提高大学教授和研究员的待遇,但工作压力和强度明显加大,同时还将有很多人被淘汰。这意味着知识分子初次尝到了失业的苦头。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事将会变得司空见惯。
知识经济本来是从美国吹起的一阵“西风”,被国内学术界爆炒之后,似乎离我们很近,实质上却离我们很远。首先,知识要成为经济,需要有三个环节:知识的生产、销售和消费。就知识生产而言,中国是落后的。据最新统计,我们国家的科学论文数只排世界第九位,而且这只是在数量上的排名,质量上可能还要差一些。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创新能力是很低的。在技术创新上,我国虽然有个别领域领先,在大部分领域都是非常落后的,跟踪人家还要二三十年,谈什么创新?管理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创新领域,我们现在还处在知识管理体系的转制和调整阶段,管理和制度创新层次甚至比科学技术领域还要落后。知识销售环节且不谈,只看消费市场。由于多方面原因,中国人受教育程度以及基本科学素质都远远排在世界重要国家的后面,知识产品的消费还存在着发育市场的问题。比如,用户多是网络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中国,虽然有十三亿人口,可是有九亿农民,有的还处于追求温饱阶段。中国人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能买得起电脑的人也不多。面对这样的国情,网络用户少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在美国,网络公司挣钱都挣得发疯了,中国的网络公司却因为用户不足而难以为继,转卖他人。这样的反差,为什么那么多关于知识经济的论文和专著不去探讨?中国的学术只追求热闹,不追求创新,不仅对学术的发展不利,最终也害了知识分子自己。李政道教授等不少海外知名科学家都说过,中国学生到了美国,明显地创造性不如其它国家的学生。这当然可以责怪中国的教育体制,但是作为教育主体的知识分子,是否反思过自己的责任呢?
当然,落后国家并非不可以讨论知识经济。但是,要洞悉知识经济的精髓,还得从国家和民族现状出发。知识经济有很多内涵,我们不能照搬美国式网络经济的模式,因为他们在创新科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占据着优势,他们的国民科学素质很高,他们具有向其它国家大量倾销信息产品的能力。这些信息产品,不仅包括网络、软件以及其它技术含量较高的内容,也包括学术期刊、科普著作、思想小品、好莱坞大片、电视节目、通俗音乐等知识和文化产品。这些都是我们一时无法超越的。但是,我们的知识分子也并非无事可做。至少有两件事是非常迫切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
前面提到,知识经济需要市场。我国国民科学素质还比较低,意味着我国存在一个潜力巨大但需要发育的知识市场。美国的科普著作能够成为畅销书,说明宣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技术知识是有市场的。我们的很多大学教授,很多科研人员,完全可以拿起手中的笔,去从事提高国民素质的神圣事业。与其辛辛苦苦去写那些不具有首创性的科学论文(追踪美国是世界学术界的普遍问题),不如去做些有益于民族、有益于个人的知识传播工作。技术传播亦复如此。如果很多知识分子能够放弃自己不具备条件研究的所谓“高雅”的科学,转而从事技术的模仿、改造和创新,那么我国失去的只是少数几篇低水平的论文,得到的则是一个高素质的工程技术队伍。我不是反对中国科学家搞科研,而是认为,在经济基础较弱、科研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尽量把经费用于资助少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基础研究领域,而让更多的科研人员转到技术和应用研究领域。对于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应用领域将更有作为,何必所有人都挤在“科学家”这条窄道上呢?。相对而言,技术创新比科学研究风险要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更直接一些。
知识经济离我们很近又很远。说近,是因为从事知识商品化的工作有很多事可以做;说远,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经济水平与真正的知识经济还有很大的差距。知识分子写书发财致富并不是什么坏事,应该予以鼓励。像《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不仅畅销,为知识分子带来看得见的实惠,而且对于普及科学、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也是功德无量的事,何乐而不为?但是,千万不要像前几年,迷信的书盛行而传播知识的好书却难得一见。这是另一种知识经济,是消极的、畸形的和破坏性的知识经济,也是我国近几年来伪科学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知识经济既然是一种经济形式,就应当落实到具体的生产上,纸上谈兵是没有意义的。最近推荐的百部科普名著中,中国人原创的作品太少了。可见,在中国的知识经济腾飞之前,知识分子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本文曾发表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第4期第7~9页,现收录在《科学闲话》一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出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45-17117.html


下一篇:教授者下流
收藏 IP: .*| 热度|

2 吕鹏辉 luluchein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