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h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hai

博文

“道”之“混沌论”

已有 5298 次阅读 2008-3-2 09:15 |个人分类:思考点滴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净经》
    形,即先天(人类可观)客观存在之事物,可寻之运动轨迹。情,即属于后天“是性”之动。名,即能够被人类称呼标记出来的谓之名。简而言之,形、情、名在三个层面上刻画了世界的本质关系。混乱是复杂中之无序程度,混沌是复杂中之有序程度。老子看世界,其看到的宏观拓扑结构(体系结构)如下图所表示:
-------------------------------
第三层--应用层--形式表达
---------------------------
第二层--动力层--是性原理
---------------------------
第一层--物理层--客观存在
---------------------------
    然,人类是一种未来之动物、希望之动物、寄托之动物,对于过去之事物、已发生之事件、历史之事实仅仅保留了宏观拓扑之记忆,几乎丧失了微观细节之情趣。不难结论,人类对于当下之事实关更注于微观情趣,对于远离当下之事实,无论是历史还是未来,都只能存储记忆其宏观拓扑信息。简单地讲,人类对于微观细节而言是“健忘”的。
    混沌理论指出未来无法确定,如果你某一天确定了,那是你撞上了;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自我相似的秩序来实现的,这是混沌理论两个基本的概念。混沌理论还有二个原则,即事物的发展总是向他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当事物改变方向的时候,总是存在一些结构。
    混沌现象起因于物体不断以某种规则复制前一阶段的运动状态,而产生无法预测的随机效果。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正是此一现象的最佳批注。具体而言,混沌现象发生于易变动的物体或系统,该物体在行动之初极为单纯,但经过一定规则的连续变动之后,却产生始料所未及的后果,也就是混沌状态。“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老子之道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开始讨论的。
    但是此种混沌状态不同于一般杂乱无章的的混乱状况,此一混沌现象经过长期及完整分析之后,可以从中理出某种规则出来。老子之智慧也正是混沌现象最先用于解释自然界和人生道理的典范。
    由于人类之健忘,现代人类往往认为“有形才可生育,有情方能运行、有名就能长养万物。”可见人类的认识不仅是因果(来自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关系的,而且这种因果(来自人类主观世界认识健忘)关系还是时间的函数,因因果果随时间不断演化,3000年前之“果”,竟然变成了3000年后之“因”。本末倒置、道法逆灌、因果倒流!
    “相对论消除了关于绝对空间和时间的幻想;量子力学则消除了关于可控测量过程的牛顿式的梦;而混沌则消除了拉普拉斯关于决定论式可预测的幻想。”
    天地之初是混沌的,就象是一个坛泥水混合物。由于万有引力(长时间)的作用,汽化的物质轻清上浮形成了天;固化了物质重浊下凝形成了地;液化的物质清浊融合形成了水。天、水、地构成了老子哲学思想中结构化的本原或者基础,如下图所表示:
----------------------
第三层--最高层--天
----------------------
第二层--连结层--水
----------------------
第一层--物理层--地
-----------------------
 
     那一坛子泥水混合物,在时间的沉淀之下“自然”地形成了我们的宇宙、世界、人生。老子由于更看重宇宙变化的人观道理,所以3000年来中国人的意识形态较之西方人衍变得更“入肉”三分。老子的研究形成了中国,基督的创造成就了牛顿。“清、浊”和“动、静”在这里只是老子看世界的二个维度之两极而已。
    降本,即分赋之理,流末,即造成之象。无微不至、无孔不入、无所不含,可是在“清、浊”和“动、静”没有发生的时候,凡人之眼是无法洞察到的。上帝在创造天地的时候,才能知道天周行不息,地能载物不辞。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方懂得男秉乾道而成,所以为清为动;女秉坤道而成,所以为静为浊。本源就是道理,阴阳相感,真理寓于其中,自然会生出天地间的万物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25-16677.html

上一篇:人类之内求与外求的欲望
下一篇:槟榔非西施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