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乐圆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wfzlb 本于善  起于虚  务于实  守于礼 成于乐

博文

质性Qualitate——一个系统的新概念

已有 4671 次阅读 2008-2-21 19:04 |个人分类:科学思苑

质性Qualitate——一个系统的新概念

吴文福1

1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长春(130025

E-mailwwfzlb@126.com

 

要:  关于事物本质的探讨存在2种倾向。传统的本质主义,将本质和现象的探讨引向绝对化,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后现代思想将本质引向虚无。本文在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系统科学以及复杂性科学思潮的启示,给出了一个关于系统的新概念——质性,以及质性的基本原理,旨在调和本质主义和解构主义的矛盾,使事物或系统的意义活泼起来。这个概念有助于加深对系统复杂性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本质、质性、系统

中图分类号:N941

1.      

“逻各斯”一词在希腊语中具有说话、思想、规律和理性等含义。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最先用这个语义丰富的词来表示他那个时代的一个崭新的哲学概念,即世界本原运动变化规律的概念;他还用“逻各斯”这个哲学范畴来取代神话中众神之主宙斯的地位,“逻各斯”就是“神的法律”,人类的一切认识能力都体现了“逻各斯”。随着基督教在西方世界的兴起而起兴,并占据统治地位,“逻各斯”还被赋予了宗教神学的含义。因此,在逻各斯中心主义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有其本质,而人类认识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反映本质的客观真理[1]

“本质”是某类事物或现象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本质观照是对“形而下”的东西进行“形而上”思考的结果。西班牙哲人加塞尔说得好:“所谓求知,就是不满足于事物向我们呈现的相貌,而要寻所它们的本质。”伽达默尔也说:“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的东西,这就是哲学的任务。”可见对事物抽象的“本质”把握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追求推动了人类知识的加深,特别是科学的进步。在西方两千多年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这种观点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近代不时受到质疑。对这种“本质”的肯定和否定形成了古典与现代哲学的分野!

海德格尔在认为[2],迄今为止被人们当作某事物本质的东西,即被人们以同一名称来称谓的其它所有事物共同具有的东西,实际上绝非这个事物的本质。不管人们讨论什么样的事物,迄今为止被当作这个事物本质的东西;严格地说,结果都不是这个事物的“本质”,而是“非根本性本质”。海德格尔清楚地区分了事物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并未否定对事物的本质性认识,只是反思人们对“本质”本身的思考方式。体现了“本质”与“本质主义”的区别。努力发现隐藏于现象背后的“实在”,或者像追逐大雁野鹅一样地去追逐事物真正本性的“本质”的思想方法,波普尔率先将其命名为“本质主义”。本质主义割裂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联系,完全排斥感性、经验等形而下的世界,认为只有反映事物(现象)的本质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本质主义将存在与本质的关系绝对化,最终导致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僵化和权威化、中心主义倾向。

深受海德格尔影响的德里达等人通过把关于本质的观念相对化来拒绝探讨本质,走向了解构主义[3]。德里达是以经验为武器的,他的经验就来自于古今的经典文本,德里达用以颠覆的武器是他的阅读经验[4]。从表面上看,解构主义反对本质主义,试图消解唯本质至上论,同时也有把作为功能性认识论装置“本质”一起拒斥掉倾向。

关于“本质”的问题探讨看来存在很大争议,有必要进一步厘清“本质”本身的内涵与意义。“一阴一阳谓之道”是对本质的正确描述。相应地,事物具有实虚两相性;事物之实反映存在的“具体形态”,事物之虚反映存在的“意义”。事物的实虚两相性,如同量子力学所描述的“微观粒子”的“波粒两相性”。关于事物之实的性质,定义其为“属性”(属己性);关于事物之虚的性质,定义其为“质性”。“属性”是事物的静态性质,反映事物存在形态(现象),是事物元素或组分的性质,是分别的性质;“质性”是事物的动态性质,反映事物的普遍联系,是事物整体的性质,是综合的性质。“属性”有“个性”和“共性”之分,“个性”为个体存在之性质,“共性”类存在之性质。

2.       质性基本原理

前面关于事物“属性”和“质性“的探讨,可以借助现代一般系统论做进一步的深化。国际学术界公认,一般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郎菲(Ludwig von Bertranffy)在1925年提出的,此后贝氏与其他三位学者发起成立了“一般系统论研究会”,研究会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年会,出版一本会刊,吸引了大批科学家,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许多系统论研究流派[5]。我国的研究较晚,但从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取得的成果都处于领先地位并都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正如协同学创始人哈肯的评论“中国是认识到了系统科学巨大重要性的国家之一”[6]1978年,在钱学森的带领和推动下,进行了系统科学各方面的研究,涉及学科命名、定义、特点、研究对象、体系结构、产生发展的背景和道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现代科学总体系中的地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理论问题,并确定了发展有“一定中国特色的成套系统理论”的目标[7]

撇开系统组成成分的基本特性,仅仅把它们看作系统,就是所谓一般系统。一般系统论基本原理就是研究关于一般系统性质的原理。一般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主要是贝塔朗费建立的。

定义1 :系统指互相依赖的若干事物结合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定义2 系统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

定义3 :系统就是相对独立存在的整体(事物)。

“系统”这个词,不仅含义广泛,而且由来很早。不同的学科对“系统”有不同的定义,就是在同一个学科定义也可能有多个,在系统学中所研究的“系统”有其自己的含义。定义1是“系统”在技术科学层次上的定义,是由钱学森给出的,强调的是系统的功能。定义2在基础科学层次上的定义,是贝塔朗菲给出的,强调的是系统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定义3是本文给出的定义,强调的是系统的独立存在性和整体性,是由整体而元素、外而内的定义,强调不可分性。

定义4 组成系统的事物叫元素。

本文采用了与西方系统学相同形式的定义,其差异是由其研究方式决定,是站在系统的角度研究“元素”,而西方系统学是通过“元素”研究“系统”,落回还原论的圈子,故此“元素”非彼“元素”。可以用“以高见低易,以低见高万难”来说明之间的差异,就是说站在“系统”的角度研究“系统”是可行的,而站在“元素”的角度研究“系统”是有问题的。如,“撇”与“捺”组成“人”字,而从“撇”与“捺”无法认识“人”字,通过“人”字认识“撇”与“捺”是可以的。

定义5 系统在存在过程中具有、系统消亡或解体时就丧失的性质叫质性(qualitate,笔者自造的一个词)。

定义6 :组成系统的元素所具有的性质叫属性(或无机性,attribute)。系统的各元素所共有的性质叫共性(comomness),系统各元素特有的性质叫个性(indivaduality)。

定义5和定义6是本文给出的新定义。以往系统论的研究往往对系统的“质性”和“属性”未做明确区别,特别是“质性”和“共性”容易造成混淆。“质性”是系统所具有的性质,“属性”是元素所具有的性质,“质性”不同于“属性”,“质性”更不是“共性”和“个性”。“质性”是与系统共存亡的,而“属性”则不然。如,“人”字的“质性”是使意念对人产生一个概念或图象,“撇”与“捺”作为元素的共性和个性,“撇”与“捺”的共性是“笔画”,“撇”的个性是向左的笔画,“捺”的个性是向右的笔画。

系统论认为,系统的属性总是多于各个组成事物(元素)在孤立状态下的属性总和。设系统是由m个事物(元素)组成的,用Ai表示第i个事物(元素)在孤立状态下所具有的属性的集合(i=12,…,m),用A表示系统所有属性的集合,则:

且不会有

这个关系对任何系统都成立。

以上是贝氏系统论基本原理,是贝塔郎菲关于一般系统论的基石。这个原理基本抓住了系统学研究的要点,但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该原理是以还原论方法建立起来的,是由元素到系统、由内而外、由下而上、由无机而有机建立起来的;二是没有明确反映出质性和属性(个性和共性)的关系;三把元素的属性归入系统的质性不加区分的等量看待,这样容易造成混淆。因此本文,在引入定义质性和属性概念的基础上,想重新构建一般系统论学第一原理,并称其为质性基本原理或质性第一原理。

任何系统都具有质性,而质性不同于系统组分或元素所具有的属性,无论是个性还是共性。设系统具有质性集合A,其m个组分或元素具有共性集合A0和个性集合Aii=12,…,m),则:

且有

这个关系对任何系统都成立。

       以上是质性的基本原理,反映了事物现象和本质、整体和部分,简单和复杂等的关系。

3.       结论

1)对于事物本质和现象的认识形成了古典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分野,形成了本质主义和虚无主义(以解构主义为代表)两种倾向。解构主义反对本质主义,试图消解唯本质至上论,同时也有把作为功能性认识论装置“本质”一起拒斥掉倾向。本文认为,事物具有实虚两相性;事物之实反映存在的形态,物质之虚反映存在的意义。定义事物之实的性质为“属性”(属己性);事物之虚的性质为“质性”。

2)“属性”是事物的静态性质,反映事物存在形态(现象),是事物元素或组分的性质,是分别的性质;“质性”是事物的动态性质,反映事物的普遍联系,是事物整体的性质,是综合的性质。“属性”有“个性”和“共性”之分,“个性”为个体存在之性质,“共性”类存在之性质。本质是事物质性和属性的对立统一。

3)质性概念的建立有助于加深对系统复杂性的认识和研究。

4)质性基本原理是在现代一般系统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能更全面的反映了事物现象和本质、整体和部分,简单和复杂等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杨秀芝.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解读[J].学术论坛(理论月刊)2005(4)65-66

[2]    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21

[3]    何佩群.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 德里达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    德里达.书写与差异[M]。北京:三联书店,2001

[5]    扬士尧.系统科学导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6]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    顾基发 唐锡晋.从古代系统思想到东方系统方法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201):89-9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455-16107.html

上一篇:中国有无哲学之辩
下一篇:《白马论》系统思想初探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