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田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angnk

博文

我是爱南开的

已有 7042 次阅读 2008-2-17 16:26 |个人分类:诗歌散文|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我的书柜里有一本书,书名叫《精神的魅力》。这些年换过几次生活的城市,搬过很多次家,但是这本书一直跟随着我。在每一次行李沉重繁冗的时候,从未考虑过将它舍弃。对我而言,读过多少本书已经记不清甚至数不清了,但是让我怀有情感的却也不多。这本书集结了几代北大著名校友对母校生活的回忆,对北大精神的理解和对母校的情感记忆,从解放前直到九十年代初期。我偶然的会拿出来翻翻,有时只是凝视一下它的书脊,回想一下已经逐渐陌生的当初得到它时的年轻心情。
 
       在疲惫倦怠的时候,就想回北大看看,回到未名湖边,体会一下那种让人从身到心的静,感受一下那种静背后所蕴含的力量、激动与热情。就象游子回家小歇后,再一次扬帆远航。这种体会多年来一直伴随着我,对母校的爱似乎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静静地存在着。细想一想,从来都不因为她是北大,才爱她。只是因为在我青春的岁月里,她以她博大、敏锐、责任和美的气质塑造了我吧。爱其实是说不清楚的,就算历经多年,我仍然无法清楚地解析它。
 
       无论生活在哪里,都会想念母校、关心母校。却从未想过会来到天津,会长时间生活在这个城市。年轻的人生就是这样,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碰到谁。虽然离得很近,天津的气质和北京却完全不同。北京是大气堂皇的皇家气派,处处带着中国帝王将相的印记。而天津则混合着殖民时代的西洋商业气息、中国北方百姓的朴素生活气息和临海的新兴现代气息。也从未想过会来到南开。在来南开之前,去过的国内著名大学已经有很多,如清华、人大、北师大、复旦、同济、兰大、中大、浙大、上海大学等等。但是,从未过到南开,从未想过我的生命将会和这所大学结下如此深刻的机缘。无论是从小就知道的周恩来还是后来知道的张伯苓或陈省身,都未给过我深刻的触动,直到我真正地生活在其中。
 
       第一眼看到南开校园,给我的最初印象是朴素的,窄而极其长的校园,没有像很多新兴学校那样崭新的大楼和新植的草坪,也没有太多像北大那样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建筑与细节处的繁华。引起我联想的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宁夏大学的校园,在强烈的阳光下它有一种北方城市常见的简朴。没有精巧的园林设计,没有宽大的马路,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大门。只有新开湖对面树林里的一些大树,在我当时的理解来看,是最能体现它百年历史的标志了。读博士时,曾和舍友说过,能体现一所大学校园底蕴的不是新楼,不是新的花园式草坪,而是树。只有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的大学,才会有那些古老、郁郁苍苍的大树。当然如果有沧桑而具有历史味道的建筑,那就更令人从心底里敬畏了。这种敬畏感在我后来偶然路过著名的南开中学时立刻就击中了我,那样一种让人心底震动、肃然起敬的气质。院内是一座已经有很多年历史的旧式洋楼吧,写满了历史的变迁、沧桑和内敛庄重的味道。南开学校从来就是一个整体,是张伯苓先生所创办的南开系列学校,曾经有南开中学、南开女子中学,直到南开大学。
 
       在南开的教学研究生活一直很愉快,这种朴素沉静的气质非常适合我。没有太多的喧嚣繁华,没有太多的浮躁和诱惑。既不脱离前沿,又勤奋深刻、功底扎实。在我工作的团队里,同事们的学术水平、研究功力让我赞叹,更让我折服的是他们所崇尚的学术精神、知识分子的操守与对学术理想的执著,对做学问和做人的严肃认真,时时净化着我的灵魂,激励着我,让我偶尔动摇的理想和信念能够坚定起来。研究生活是寂寞的,但是有了同道中人的同行与激励,心灵就不孤独,就有了前行的勇气。而让我充满热情的则是我的学生,南开的学生有着极好的天赋,聪明、勤奋好学、谦虚而有修养。他们的表现总是出乎我意料的优秀,让我为之激动不已。每当我站在讲台上时,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希望我的每一堂课都能让他们有所收获。我坚信他们将是栋梁之材,因此决不可以辜负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与迫切求知的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当我踏进南开校园(虽然她仍然是一所堪称简朴的校园),当我碰见我气质儒雅、著有成就的同事和校园里睿智安静、声名远扬的老者,当我走进学院威严而现代化的大楼和我安静而设施方便的研究室,当我走上教室的讲台看着学生们天真、喜悦的求知的眼睛,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叹一下:我多么爱南开啊!
 
       “我是爱南开的”,这是南开校园里荷塘小岛上周恩来像下刻着的一句话。而我,慢慢地溶入到这个氛围中了。仿佛在我的生命中一直在寻找着这样一个可以在其中工作、生活的地方。幸运的是,我找到了。
 
        我又一次打开了《精神的魅力》,看到了西南联大时期校友的文章。那时的西南联大由北大、清华和南开联合组成。我想,我脆弱而易于动摇的灵魂,正在进入一个更为坚持、更为博大的家园。它超越了校园的分隔,座落在愈来愈近的理想之岸。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036-15873.html

上一篇:读《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一)
下一篇:天津博物馆
收藏 IP: .*| 热度|

2 王善勇 陆俊茜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