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zhenru 读别人博客,写自己想法,

博文

英国见闻30-科研交流与学术信任 精选

已有 5417 次阅读 2008-1-21 01:42 |个人分类:英国见闻|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英国人很绅士,尽管有时对你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也不会随便说出来,即使说也很含蓄,也不会轻易评论另一个国家的人。但相处久了,老板也难免暴露自己的看法。

第一篇文章初稿完成,老板帮我校正,临别嘱咐我再订正一次参考文献,偏又添上一句,说“不要引用苏联发表的文章”。问他为什么时他有一点悔意,委婉地说:“他们常常不愿意发表真实的发现。”当时我自己也没有多想,反正自己也看不到相关的俄文。

       回国后自己在一个新的病种标本里看到了他研究的细胞,写了一个英文病例报告发表,希望他修改一下。他要求看原始病理切片时,我意识到他可能不信任我的照片来源,或者不信任我的观察结果。他看过我的病理切片后,不仅证实了我的观察,而且又有新的发现,他很高兴,他的解释使我对这些细胞的转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以后又帮我修改文章时,就不再要求亲自看我的病理标本了。

结合老板不信任苏联人的科研文章,我不由得怀疑英、美,及大部分欧洲科研人员不是非常相信中国的科研成果,发表文章时不轻易引用我们的研究文章,另一件事情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的怀疑。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障碍性贫血1型是一种很少见的疾病,目前报告150多例,大部分在地中海地区和欧洲,我国临床科研人员发现报告数例,但是包括我自己报告的两例没有一例被别人认可。去年我们又发现一例,德国一位教授是这方面的著名专家,我把照片发给他,他看过照片后说很可能是这个病,但仍然不完全确定,提出需要进行基因测序,经过努力,目前我们一起完成了这个工作,发现这个患者的基因突变部分与地中海地区的家族性突变一致,结果证实我们的诊断是正确的。但故事没有结束,这个患者诊断的肯定并没有打消他对国内其他几例诊断的怀疑,在一起写作病理报告文章中,他反复强调“这是我们发现第一例”。严格地来说他是正确的,因为这个病的诊断很难,须要与许多症状相似的疾病进行鉴别,证据越多越充分,但我们的条件不允许,也不能轻易否定。后来经过反复解释,改为“这是经基因分析确诊的第一例”。

两件事说明欧美科研人员对中国的科研结果和发表文章不完全信任,这一方面与他们对待科研的严肃态度有关,另一方面与我们科研态度(求大、求功)和客观条件限制有关;其次也启示我们,如果我们把自己心态摆正,把工作做好,他们不仅能够转变态度信任我们,而且也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

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所说的一切仅是为了说明客观事实,为了证明自己,为了科学,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怕别人怀疑呢?为什么还担心别人不信任或谣言中伤呢?

    接受不信任,经得起别人指责和挑剔是基本的科学精神,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交流中,别人不信任只能成为促使我们把工作做好的动力。(自勉自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38-14759.html

上一篇:“狗的”系列1-反思
下一篇:狗的系列3-超脱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