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锦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其锦

博文

基础研究需要科学发展观 精选

已有 10435 次阅读 2008-1-1 19:0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引起各方的解读,包括国内外和社会各个阶层。说起“解读”一词,不能不感叹中国文化的精深,其含义包括正确理解上级的意图,也包括从各个角度客观地认识和理解。具体落实到个人只能因人而异。恰如“一本红楼,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内容”。当年,一句“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就曾经“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包括众多大理论家。然而,众多解读最后都败在了“无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解读。与“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的解读相比,猫论的胜利源之于切合实际,是从当时当地的具体时空为出发点。解读难,准确的解读更难,能拿出促进社会发展具体措施的解读就难上加难了。然而,很难也很重要。作为党的一员,要严格执行最高会议的报告;如果“科学发展观”进入宪法,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从法律意义上遵照执行。目前,各种解读正在源源不断推出,科学网应该,也能够有自己的解读。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范畴。科学网上大多是生活在校园,研究所,长期从事大学教师职业,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员,谈谈基础研究的科学发展观,既是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也满足网络宗旨。

科学一词在近期也得到了很多讨论。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是人类正确认识的总和,等等。总之,是一个具有具体内容的客观实体,具有正确与错误的可判断性。也有人认为科学是一个过程,是探索未知,需求规律的过程。科学的结果才是人类的知识体系。我个人接受后一种观点。(讲起来也很可笑,如果从五四算起,德先生和赛先生已经进入中国近百年了,但是对于他们是谁,仍然存在争论。难怪有民谚“一本《资本论》,“资本”留在了西方,“论”扔给了东方”。)如果将科学看成是一个过程,讨论中出现的一些争论就很好回答:所有的所谓伪科学实际都不存在,因为科学本身是一个探索过程。只要是积极探索未知,为寻找未知规律所做的努力都是科学。而所有自称自己是科学的东西,都已成为客观实体,需要用现实的法律去判断正误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为其是否有科学的外衣所劳神。从现实中看,所有大家有共识的伪科学,都是一些违法的造假、蒙骗的行为,完全可以通过法律解决。而那些有争论的伪科学,例如民间科学家,中医等等,都完全没有必要给她带上伪科学的帽子。只要她没有造假和蒙骗,都是应该支持的。回到“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上来,科学作为修辞词应该是指对社会发展的未知规律的探索,而不是有了现成的未来发展规律的答案。这既是本文的出发点,也是现实社会发展的要求。因为,现实社会中,对于基础研究如何进行并没有确切的答案。

要想得到正确的答案,首先要有勇气面对现实,要客观准确的评价国内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两方面在国内基本是不分的,纯粹的基础研究也有,但是比例很小,文中为简洁,均用基础研究代替)。如果不能正确的面对现实,屈从于形势或权势,得到的答案显然会不同。然而,什么是正确的分析,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普通公民只能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展现给大家,是非自有公论。结论只能由未来历史给出。

国内目前的基础研究有了相当的规模。就其整体的体量而言,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明确的指标是研究论文数量已在前几名(2006年论文总数排名第二)。还有一个更为显著的特点:这个“第二名”,也就是这十多年的发展,确切地说,是南京大学首先引入SCI论文指标以后的事情。加上这几年国内在科学研究方面投入也大大增加,应该说国内基础研究的形势从来没有这么好过。回想我们读博士的时候,也就是二十多年以前,写英文的研究论文要用打字机,错了一个字,满篇都要重来。投稿完全靠邮寄,来回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现在的科学实验的仪器设备就更不用提了,数据处理完全计算机化,使用坐标纸的历史是再也不会回来了。条件好了,整体发展也有规模了,可是仍然有不和谐的事情发生。在基础研究领域,造假的事情时有发生;在基础研究的主要场所,大学,各种官本位的事件也常见报道。然而,这样正反两方面的现实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对未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又会有什么影响?几十年的发展,为什么没有产生大师级人物?为什么离诺奖还这么远?每一个中国老百姓都在关心这些问题,当然也是国家领导人关心的问题。2007年温总理连续召开过多次讨论会,就说明了这一点。然而,没有人来回答,或者给出的答案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给出正确答案太使人难堪,而更为重要的是你能有解决的办法吗?

实际上,普通人都会从上面的简单症状的描述中想到,国内目前的基础研究是得了虚火太盛的毛病。中国的中医就是这个样子,几个字的诊断,看起来似大而话之,实际直指实质。一个社会的发展,各方面都要和谐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和谐更是国内中学生都学过的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可是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国内基础研究就是能够不顾国内的经济基础,不顾国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个劲的跟着国外一流学术期刊跑。这样能不得虚火才是怪事。国内的基础研究并非一直如此。就本人较为熟悉的高分子领域来说,研究初期的开展用农副产品制备高分子材料,后来发展的采用稀土催化制备橡胶等等,都是很好的从中国国情出发的科学研究例子。这些工作看起来象是现在的横向技术课题,但是它们都是从社会实际需要发展起来的科学研究。水平不高还要做,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探索过,而发达国家已经探索过了。但是你不搞,别人要对你技术保密怎么办?特别是当时连基础研究论文这样公开发表的东西也没有在国内普遍传播。实际上,这样的一些课题,结合中国的实际,最后有些还达到了世界水平,成为国外同行承认的少有的几项中国自己的工作。这是科学发展的正道,应该认真总结,结合现实,提出可行的办法。

当然,关起门来做基础研究也是很危险的。最大的问题是整体水平不高。记得国内唯一的一本《高分子科学技术发展简史》就几乎包括了所有80年代以前的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论文大多数都是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当时在国际上发表的国内工作很少。这使得国门一开,才发现我们与国际研究水平的差距。面对这样一个差距,我们如何应对是国内基础研究领域非常现实的问题。一个直接的回答就是将国内现实与国外已有发展规律相结合,提出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客观上的压力,是没有人选择这样的道路去走。如果要问为什么没有压力,这就牵涉到科研经费的管理体制。现行体制下,科学研究工作不是为了寻找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是去满足是否达到国际创新的要求和各种相应的考核。这样的体制下,提出的科学研究课题,任何正常人首先考虑的是选择满足能否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至于是否对社会发展能提供实质的贡献就放到第二位了。

不幸的是,经过几千年封建社会锻炼出来的中国人在寻找取巧方法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聪明才智,即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至于处于第二位的东西考虑就很少了。虽然世界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国内一时还很难克服这种体制上的要求和思维和文化上的惯性。于是,南京大学提出SCI考核指标。这种考核方法,无论主观愿望和动机如何,客观上既满足了这种体制上的要求,也给当时基础研究怎样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客观上讲,作者对当时提出这样考核的具体历史细节并不清楚,但是对这样考核的主要目的是广为宣传的,即促进国内基础研究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同时便于对科研工作进行定量考核。这种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法效果是明显的,在短短十多年来,我国迅速成为研究论文大国,充分显示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中国人在脑力和做文章上从来都不是弱者。应该说每一篇文章都积满了中国科研人员的汗水和智慧。作为科研人员中的一员,深知现在发表一篇论文的艰辛。虽然辛苦,作为争取社会承认和资助的途径,科研人员还是能接受的。毕竟比吃大锅饭更象是在进行科学研究了。作为体制下的各级领导,更是发现这是一种简单明快,能够很快带来政绩的考核,以至于现在连公务员晋级都要看文章。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一旦发展起来,很容易过头。这种例子还包括大学扩招等等。一旦发现问题要改回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为新的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改变利益格局尤其困难。这种不顾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拍脑袋”方法很容易出现虚火。对于基础研究的虚火包括如下内疾:

1我们国家的科学研究离企业需求越来越远。企业不需要科研结果,因为无法直接应用,尽管都是世界先进水平成果;科学家也进不了企业,因为研究课题来自于高影响因子学术期刊,而不是生产一线。

2国家大量的税收用于购买国外的先进仪器设备,没有这些设备的实验结果,在精度上很难帮助新结果,很难在国外高影响因子学术期刊上发表。

3基础研究成果是无国界共享的,在国内企业没有愿望和能力享受的同时,这些思想的结晶首先被国外的企业所享用。

这些内疾一旦成为可见的病症,对社会乃至对科学本身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有些病症已经开始显现。例如:

1基础研究最终还是要经济基础做后盾的。这样不顾经济基础的科学研究,最终会趋向空中楼阁,导致科学研究中的造假和各种科学不端行为。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终究是要和谐发展的。这种相互脱离的发展最终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包括科研资金来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高级研究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问题,等等。

3科研与企业的分离,将使我国企业发展始终离不开引进这样唯一的出路,将始终成为世界的工厂。

4基础研究多是在大学中进行的,这样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国家主人的世界观。

既然是病,就有医治的可能。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尽早进行“抓纲”、“统筹”等战略方面的研究,在不良利益格局没有形成之前提出切实的政策和策略,使基础研究早日走上健康的道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04-13698.html

上一篇:论文审稿
下一篇:“白色污染”的塑料袋面面观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