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集:龚胜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龚胜生 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博文

中国古代长寿点区的地理分布及其环境背景研究

已有 9992 次阅读 2007-12-8 23:46 |个人分类:医学地理

 

内容提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中国人就已开始了对长寿人生的追求,出现了许多赞美长寿、祝福长寿、祈祷长寿的诗篇。春秋战国以后,中国人更进一步对长寿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他们不仅认识到,人类寿命与相对寒冷的气候、纯洁天然的水、肥沃疏松的土壤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明确指出,宁静优雅的山地环境有益于人类的健康长寿。根据五行学说和自然环境差异,提出了五方寿命地域分异观:东方居民“长大早知而不寿”,南方居民“早壮而夭”,西方居民“勇敢不仁”,北方居民“蠢愚而寿”,中央居民“慧圣而好治”。根据阴阳学说和地势高低,提出了西北-东南寿命地域分异观:西北方众人寿,东南方众人夭。根据纬度高低所致气温、生理、饮食的差异,提出了南-北寿命地域分异观:南方暑气多夭,北方寒气多寿。

 

关 键 词:寿命地域分异观;长寿区;环境背景;古代中国

 

发表刊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227-251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首先体现在人类的健康与自然环境关系之上。人类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人类的疾病、健康与寿命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探究,很早就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对人类寿命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探索。

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与长寿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代人们对寿命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中国古代文献所述长寿点区的环境背景等三个方面的具体探讨,初步揭示中国古代人们在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关系方面的思想成就。

一、中国古代对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关系的认识

远在距今约3 000年的西周时代,中国人就已开始了对长寿人生的追求,在《尚书·洪范》提出的人生“五福”中,长寿即被摆在首位;《诗经》中也有许多赞美长寿、祝福长寿乃至祈祷长寿的诗篇。春秋战国(前770-221年)以后,中国人更进一步对长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不仅认识到人类寿命与气候、水土条件的密切关系,而且明确提出了山地环境有益于人类健康长寿的观点。

1.对气候因子与长寿关系的认识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认识到了气候与疾病的关系,认为气候反常是疾病流行的重要因子,气候的季节性更替决定了疾病的季节性流行,不同的气象要素可以导致不同的疾病[1]。这些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类只有掌握了气候的致病规律,才有可能求得健康和长寿。因此,旨在追求健康长寿的中国养生学十分强调人类行为对气候的适应,几乎所有的养生活动都安排了适应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具体内容,如中国最早的经典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约成书于前239-179)中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气候的四季更替是“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根本”,人类只有适应这种更替,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才有可能获得长寿,“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作为时空变化与差异最明显的气象要素,气温与人类健康长寿的关系最为清晰。早在2 100多年前,《淮南子·坠形训》就提出了“暑气多夭,寒气多寿”的著名论断,指出人类寿命与气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寒冷气候相对炎热气候有益于人类健康。这与近代地理学家Ellsworth Huntington关于湿热气候对人体有害的观点有相似之处[2]

为何寒冷气候使人长寿而炎热气候使人短命呢?中国古代医学家从生理学角度对此做了科学的论证。他们认为,人的生命过程如同植物的生长过程,早熟者早逝,晚成者晚凋,如“梅花早发,不睹岁寒;甘菊晚荣,终于年事”;人亦如此,“晚成者,寿之征也”,如“阴胜者后天”,“后天者,其荣迟,其枯亦迟,故多寿也”。即寒冷地区的居民生长发育较慢,成熟较晚,生长期长,寿命也长。“阳胜者先天”,“先天者,其成速,其败亦速,故多夭也”。即炎热地区的居民生长发育较快,成熟较早,生长期短,寿命也短[3]由此可见,气温对人类寿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人类生长期的影响而实现的。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气温能影响人的细胞分裂速度、基础代谢率和生命能的释放,并通过它们进而影响人的性成熟期和生长期,而且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其自然寿命与其生长期成正相关,极限寿命一般为性成熟期的810 倍,为生长期的57倍。人类的性成熟期为1415岁,生长期为2025岁,因此人类的极限寿命约在100175岁之间[4]由于寒带地区的人的性成熟期和生长期都要长于热带地区的人,因而寒带人的平均寿命要比热带人长1030岁,以致有人指出若能将人的体温降低2℃~3.5,人的寿命将从目70多岁提高到150 [5]

2.对水土因子与长寿关系的认识

中国古代把水土因子和人类的关系放到十分重要的高度,认为它们不仅影响人类健康,甚至决定人类形体与性格[6]水土因子对人类健康与寿命的影响以饮食为媒介。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对此做了精辟论述,他说:“人乃地产,资禀与山川之气相为流通,而美恶寿夭,亦相关涉”。古人之所以“分别九州水土”,就是要“辨人之美恶寿夭”,因为“人赖水土以养生”,“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饮资于水,食资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7]明代另一位医学家张介宾(1563-1640)也认为水土条件对人类寿命有重大影响,他说:“水土清甘之处,人必多寿,而黄发儿齿者,比比皆然;水土苦劣之乡,暗折天年,而耄耋期颐者,目不多见”[8]

1)关于水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管子·水地》认为水是一切生命现象的源泉,说它是“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9]《吕氏春秋·尽数》则较系统地论述了水质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关系,指出轻水质地区的居民多患秃瘿,重水质地区的居民多患足疾,水质辛辣地区的居民多患疮疡,水质苦涩地区的居民多患驼背,只有水质甘甜地区的居民才健康美丽[10]因此,中国古代十分重视矿泉水的开发利用,历代都在重要矿泉出露处修建寺观和疗养院[11]对于矿泉水的保健作用,中国古代文献也多有记载,如《白虎通》说“醴泉可以养老”,《瑞应图》说:“醴泉者,水之精也,味甘如醴,出流所及,草木皆茂,饮之令人寿也”。《礼稽命征》说:“泽谷之中白泉出,饮之使寿长”[12]《括地图》说“赤泉饮之不老”,“英泉饮之不知死”[13]《本草纲目》更是集其大成,对多种矿泉水的保健作用做了详细论述,提出了“贪淫有泉,仙寿有井”的观点[14]这些都说明矿泉水是人类长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现代科学研究和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巴博亚罗拉在《世界长寿秘决》中写道:“饮用天然矿泉水对于人体健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指出克什米尔地区罕萨(Hunza)居民的长寿与德国人的长寿都和饮用天然矿泉水有着直接的关系[15]

2)关于土壤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土壤中的化学物质通过植物的吸收、转化和水的溶解、积淀影响人类的健康。《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淮南子·坠形训》认为土质决定了人的容貌与智力,指出“坚土”地区的人肥胖,“垆土”地区的人高大,“沙土”地区的人美丽,“耗土”地区的人丑陋,“平土”地区的人聪明《管子·地员》则通过论述表层土质与地下水质的关系进而论述了土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指出“渎田”地区的人强悍有力;“赤垆”地区的人健康长寿;“粟土”地区的人“寡疾难老,士女皆好”,“沃土”地区的人“寡有疥骚,终无痟酲”

3.对山地环境与长寿关系的认识

地势高低的不同会引起整个生态环境的不同,因而地势高低对人类健康与长寿有着重大影响。《淮南子·坠形训》说:“山为积德,川为积刑;高者为生,下者为死”指出山地环境有益于人类健康。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551-479)在《论语·雍也》中也提出了“仁者乐山”和“仁者寿”的观点间接地指出人类长寿与山地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古代称特别长寿的人为“仙”。《释名》说:“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仙”又写作“仚”,意为“入山长生曰仙”[16]更说明山地环境与人类长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现代世界百岁以上长寿老人集中分布于山区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点 [17]山地环境为什么能使人长寿呢?前述《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是山地气候相对寒冷,而寒冷气候会相对延长人的生长期并进而延长人的寿命。唐代医学家陈藏器(683-757)在《本草拾遗》中则认为是与山地环境的水土条件有关,他把山地溢出的矿泉水称为“玉井水”,指出它“味甘平无毒,久服神仙,令人体润,毛发不白”,还说“山有玉而草木润,身有玉而毛发黑。玉既重宝,水又灵长,故有延生之望。今人近山多寿者,岂非玉石之津乎?”[18]总之,山地环境具有有益人类健康的气候、水土条件,是山区居民长寿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古代的寿命地域分异观

自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统一国家以后,现代中国的疆域就已经基本确立,汉武帝(前140-87年)时又进一步开拓疆土,除东北地区的北部、青藏高原的大部和台湾岛尚未纳入版图外,其余都已设置了行政区,因而秦汉时期人们的地理视野已经十分广阔,独立的地理科学也因此在此时期得以确立。这里主要利用秦汉以后的文献对中国古代的寿命地域分异理论进行论述,我认为他们的观点不仅应该是可信的,而且甚至可能对现代中国医学地理的研究也有指导意义。

1.五方分异观

五方分异观的理论基础是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战国秦汉时期(770-220)盛行的一种哲学思想,在该思想体系里,五行既是一个物质概念,也是一个时空概念,它将当时所知的空间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19]据董仲舒(179-104)《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和《素问·五运行大论》记载:东方属木主春天,气候温暖;南方属火主夏天,气候炎热;西方属金主秋天,气候清凉;北方属水主冬天,气候寒冷;中央属土主长夏,气候湿润[20]。这种区域概念很抽象,我们只能参照有关文献推测出各区域的大致范围。据两汉文献《灵宪》[21] 、《淮南子·坠形训》和《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东方“多阳”,“川谷之所注,日月之所出”,“天地之所始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即日月升起、江河流注、气候温暖、盛产鱼盐的海滨地区,约包括北中国海沿岸大陆及附近岛屿。南方“多暑”,“阳气所积,暑湿居之”,“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即炎热多雨、四季常青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约包括长江以南地区。西方“多阴”,“高土,川谷出焉,日月入焉”,“多风,水土刚强”,为“金石之域,砂石之处,天地所收引”,即地势高耸、河流发源、沙漠广布和多风暴的地区,约包括青藏高原和新疆、甘肃地区。北方“多寒”,“幽晦不明,天地之所闭也,寒冰之所积也,蛰虫之所服也”,为“天地所闭藏之域”,“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即昼短夜长、气候严寒的高原寒带地区,包括蒙古高原及其以北的地区。中央“四达,风气之所通,雨露之所会”,“风雨有时,寒暑有节”,“其地平以湿,天地之所以生万物也众”,即地势平坦、季节分明、物种繁多的温带地区,约包括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以北地区。

对于这五个区域的寿命差异,《淮南子·坠形训》说东方居民“长大早知而不寿”,南方居民“早壮而夭”,西方居民“勇敢不仁”,北方居民“蠢愚而寿”,中央居民“慧圣而好治”。即顺时针方向从北往南,气温越来越高,寿命越来越短;北方为长寿区,南方为短寿区。由此可见,五方寿命分异观是一种水平地域分异观,而气温是其寿命分异的决定因子(1)

1  五方寿命地域分异模式图

2.西北-东南分异观

西北-东南分异观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阴阳学说也是早期中国盛行的一种哲学思想。该思想体系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皆系阴-阳两极变化所致,所以任何事物都可以“阴”和“阳”来区分。如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便说“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阴阳的分异导致了人类寿命的分异,《素问·五常政大论》的作者假托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对此做了阐述

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

岐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大小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

——这一段说明地势-阴阳、阴阳-气温间的关系,指出中国西北地势高,阴气盛,气温低,西凉北寒;东南地势低,阳气盛,温度高,东温南热。从北往南,无论是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都表现出温度渐高的特点。

帝曰:“其于寿夭何如?

岐伯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帝曰:“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何也?

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

帝曰:“其有寿夭乎?

岐伯曰:“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

——这一段进一步论述地势阴阳、阴阳-生化、生化-寿命间的辨证关系,揭示了“地势崇高阴气控制生化后天人类长寿”和“地势低下阳气控制生化先天人类短命”这样两种因果关系,并指出不同尺度的地势差异造成的寿命差异也不同,如中国西北高、东南低的宏观地势差异造成了西北为长寿区、东南为短寿区的宏观寿命差异,而西北区和东南区的微观地势差异也使其居民寿命参差不齐。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750-762年)为《素问》做注时联系实际对此做了阐释,他说:“即事验之,今中原之境,西北方众人寿,东南方众人夭,其中犹各有微甚尔”[22]不难看出,西北-东南寿命分异观是一种垂直地域分异观,而地势是其寿命分异的决定因子(2)

      2  西北—东南寿命地域分异图

由于西北-东南寿命分异观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因而其分异模式与由阴阳衍化而来的太极八卦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八卦中,以—代表阳,以--代表阴。南方积阳之处,为天、为火,主夏,卦象为 ;北方积阴之处,为地、为水,主冬,卦象为 ;东北阳气始发,为春雷,卦象为 ;东方阳气渐浓,主春,为木生之火,卦象为 ;东南阳气更浓,为泽,卦象为 ;西南阴气始生,为秋风,卦象为 ;西方阴气渐浓,主秋,为金生之水,卦象为 ;西北阴气更浓,为山,卦象为 。这种排列顺序,不仅反映了我国西北多高山东南多水泽的地貌大势,而且直观地证实了从北往南阳气渐强-阴气渐衰、温度渐高-寿命渐短的区域分异规律(3)

3  八卦方位布局与寿命地域分异图

3.南-北分异观

南-北分异观也是一种寿命水平地域分异观,其理论基础是纬度高低导致的年均气温、生理特征、饮食结构等的客观分异,实质上是五方分异观和西北-东南分异观的综合与发展。早在西周时期(约前11世纪-771),《周礼·大司徒》就记载了南热北冷的气温分异规律[23];至于汉代(206-220),《灵宪》和《淮南子》又分别有了“南则多暑,北则多寒”[24] ,“暑气多夭,寒气多寿”[25]的记载,这实际上暗示了南方为短寿区,北方为长寿区的寿命地域分异规律。南-北寿命分异除与气温分异有关外,还与居民饮食结构和生理结构的分异有关。《汉书·晁错传》说:“胡貉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食肉而饮酪,其人密理,鸟兽毳毛,其性能寒;扬粤之地,少阴多阳,其人疏理,鸟兽希毛,其性能暑”[26]这说明气温分异可导致人类生物学特征的分异,如北方寒冷地区的居民腠理紧密而耐寒,南方炎热地区的居民腠理稀疏而耐暑。这种生理特征的分异对人类寿命分异有重大的影响。唐代医学家王冰在《素问》注中说寒冷地区的居民“腠理开少而闭多”,“阳不妄泄,寒气外持,邪不数中,而正气坚守,故寿延”;而湿热地区的居民“腠理开多而闭少”,“阳气耗散,发泄无度,风湿数中,真气倾竭,故夭折”[27]明代医学家马莳也有类似的说法[28]从这里可以看出,北方寒冷地区的居民所以长寿是因为其腠理紧密,不易染病;南方炎热地区的居民所以短命是因为其腠理稀疏,容易染病,因而疾病是气温影响寿命的中间环节。

关于饮食结构分异对寿命分异的影响,唐代医学家孙思邈(581-682)根据嵇(225-264)“穰年多病,饥年少疾”的观点,指出疾病是饮食影响寿命的重要中间环节。他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说:“关中土地,俗好俭啬,厨膳肴馐,不过菹酱而己,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鲑肴,无所不备,土俗多疾而人早夭”[29]。由于饮食与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古代养生理论十分重视饮食的调理。综观当今世界长寿最重要的因素,饮食仍然首屈一指[30]。如上所述,南-北寿命分异观虽秉承五方寿命分异观和西北-东南分异观,但赋予了崭新的内容,淡漠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增强了医学科学的内涵(4)

4  -北寿命地域分异图

4.寿命分异的一般因果关系模式

综合上述三种寿命地域分异观的形成过程,可以得出寿命分异的一个

阴盛

阳盛

复杂

简单

腠理疏

腠理密

地势

区位

纬度

  

生长发育

饮食结构

环境病因

生长期

 

环境病

 

寿

 

 

  

生理特征

5  寿命分异因果关系模式图

(箭头表示因果关系,箭头上边文字表示积极因素,可致长寿;下边文字表示消极因素,可致夭折)

文本框: 阳精降下文本框: 阴精奉上简单的因果关系模式(5)。在该模式中,首先是由于地势、区位、纬度等地理空间的不同导致了阴、阳二气的分异;其次是阴、阳二气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气温的分异;再次是气温在分布上的差异导致了人类生长发育、生理特征、饮食结构、环境病因的分异,并进一步通过生长期和疾病影响到寿命的分异。

三、中国古代长寿区及其环境背景个案分析

长寿区是一个相对概念,系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人口比率较高的地区[31]。一般而言,预期寿命的高低主要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营养状况的影响,而百岁老人的分布则主要反映了自然环境条件地域差异的影响[32]。中国古代由于缺乏精确的人口普查,我们无法对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地域差异进行详细的定量分析,因此这里所说的长寿区主要是指自然地域差异制约下长寿老人相对集聚的地区。

1.西北长寿区

根据前述寿命地域分异理论,中国西北是一个长寿区。理论来源于实践,早在2 500年以前,中国西北的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就被发现是一个长寿区。

青藏高原是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亚洲的许多大江大河都发源于这里。由于地势极高,以致远古时代的中国人把它视为地球擎住天空的一根大柱子和地球通往天宇的唯一道路,还说那里有“神物之所生,圣人之所聚”的醴泉瑶池[33],有“饮之不死”的丹水,有“登之而不死”的凉风山[34]。附近的龙伯国人“生万八千岁而死”[35],鹄国人“岁寿三百”[36],轩辕国人“不寿者八百岁”[37],渠搜国和祈沦国“人寿三百岁”[38],等等。这些记述过为夸张,不足为信,但所透露的青藏高原为长寿区的信息却是毋庸置疑的。这不仅是因为当时人在对河源的探索过程中可能对青藏高原的人口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39],而且也因为有后世的历史文献记载和现代人口普查资料证明了这点。

据记载,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的大雪山和邛崃山地区在东汉时(25-220)是夷人聚居的地方,这里“土气多寒,虽在盛夏,冰犹未释”,居民依山而居,累石为室,多获长寿,被人称为“仙人山图所居之地[40]青海河曲地区7世纪前是游牧民族“党项羌”生活的地方,这里“土无五谷,气候多风寒”,居民“处山谷间”,“多寿年,至百五六十岁[41]。显然,寒冷的气候是青藏高原成为长寿区的决定性因子,从而映证了前述“寒气多寿”的著名论断和“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的传说。

目前,青藏高原的百岁老人比例亦位居全国前列,据人口普查资料,西藏百岁老人的比重1982年为32.7/100万,1990年为26.9/100万,均居全国第2位,仅次于新疆;青海百岁老人的比重1982年为12.8/100万,居全国第3位,1990年虽下降为6.51/100万,也仍居全国第9位。

自然地理学上的青藏高原除青海和西藏外,还包括四川和云南的西部高原。四川和云南也是我国相对长寿的地区,据人口普查资料,四川百岁老人的比重1982年为3.80/100万,居全国第9位,1990年为7.70/100万,居全国第6位;云南百岁老人的比重1982年为6.45/100万,居全国第6位,1990年为7.20/100万,居全国第7位。

由于四川和云南只有一部分疆域属于青藏高原,上述数字的说服力似乎还不够强,如果我们只算出属于青藏高原的那部分地区的百岁老人比重就更能说明问题。兹以川西高原为例,川西高原的岷山、邛崃山、大雪山区正是公元13 世纪夷人聚居的地区,现为甘孜、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1982 年这两个州的百岁老人比重分别为23.61/100 万、15.17/100 万,位居四川各地区之首,全省百岁老人比重超过20.00/100万的16个县就有12个分布在这两个州,它们是色达(97.64/100 万)、阿坝(91.46/100 万)、德格(76.91/100 万)、得荣(71.17/100 万)、若尔盖(56.55/100 万)、巴塘(45.74/100 )、甘孜(38.98/100 万)、石渠(36.53/100 万)、壤塘(35.51/100 万)、白玉(28.80)、金川(28.79/100万)、道孚(23.96/100 万)。以上事实表明,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长寿区。

6  中国1982年和1990年平均百岁老人比重

1/100万省区分级图)

新疆地区古称“流沙”和“西域”。彭祖据说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始祖,传说他是颛顼帝的玄孙,三岁时就流亡到西域,到商朝末年已活了767岁,先后娶过49位妻子,70多年后还有人在流沙国(今南疆地区)西部见到他健康地活着[42]《山海经·海内经》也说“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不死之山”[43]。这些传说暗示今南疆地区在古代也是一个长寿区。至今,新疆仍是中国长寿水平(80岁以上老人在60岁以上老人中所占的比率)最高和百岁老人比例最大的地区。据人口普查资料,其长寿水平1953年为9.34%1964年为13.18%1982年为11.79%,均居全国第1位,1990年虽下降至 9.50%,亦仍居全国第4位。其百岁老人比重1982 年为66.1/100万,1990 年为41.6/100万,亦均居全国第1位(图6)。新疆的百岁老人也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区,以1982年为例,新疆865名百岁老人中即有753名分布在南疆,甚至类似彭祖这样的长寿老人也有迹可寻,如伽师县有一男性老人,102岁,结过38次婚;于田县有一百岁女性,一生生过24[44]。可见,新疆地区成为长寿区也是源远流长的。

2.南方短寿区

根据前述寿命地域分异理论,中国南方是一个短寿区。事实如何呢?回答是肯定的。在阴阳五行学说中,南方属火,《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指出火形人“不寿暴死”[45],暗示了南方居民的短寿。两汉时期(206-220)也有“南方卑湿,其众半羸”,“南州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的记载[46],反映汉代岭南地区疾病流行,居民短寿。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南方地区“宅土熇暑,封疆障(瘴)疠”,“巷无杼首,里罕耆耋”[47],“二毛者百无一、二[48]依然是一个短寿区。隋唐时期(581-906),《隋书·地理志》称“自岭已南二十余郡,大率土地下湿,皆多瘴厉(疠),人尤夭折”[49],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千金要方·养性序》亦称“江南岭表……土俗多疾而人早夭”[50]

以上记载表明,中国南方成为短寿区,与其湿热的气候和恶性疟疾的流行有很大关系。中国古代南方居民之短寿又以男性为着,因而形成了男少女多的人口结构。《周礼·职方氏》指出当时南方荆、扬二州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 1/21/2.5,女性比重远远高于北方诸州;《史记·货殖列传》也称“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唐书·南夷志》载云贵高原地区的南平蛮和形蛮也是女性多于男性。宋代(960-1279)“南方盛热不宜男子,特宜妇人”,男子“身形卑小,颜色黯淡,率皆半羸而不耐作苦,一日力作,明日必病,或至死耳”,妇人则“黑理充肥,少疾多力”,以致该地区妇女又多又强壮。清代(1644-1911)云南“土著男子无致白须者,中寿亦鲜,女子或至耄耋”[51]

3.短寿区中之长寿点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寿乡未必全寿,夭乡未必皆夭”[52]。中国东南部在古代虽然总体上是一个相对短寿区,但由于区域内地理环境的差异,在局部地区又形成了一些“长寿岛”。

(1)东部海域中的长寿岛。按照《淮南子·坠形训》的理论,东方居民“早知而不寿”,南方居民“早壮而夭”,中国东部并非长寿区。但海岛居民似乎例外,中国古代有不少海岛居民长寿的传说与记载。如《列子·汤问》记载渤海之东有五座神山,其实是五个海岛,岛上“珠旰之树皆丛生,花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大禹治水时误至“终北国”,见到那里的居民“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织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53]。《后汉书·东夷传》也说东夷“仁而好生”,“至有君子不死之国”。公5-6世纪时中国东部海域中有许多统属于倭王的岛国,它们“气候温暖,草木冬青,土地膏腴,水多陆少,……女多男少”,其中会稽之东的邪马台倭国“土气温暖,冬夏生菜茹”,“人性嗜洒。多寿考,至百余岁者甚众。国多女子,大人皆有四五妻,其余或两或三[54]。很显然,这些海岛居民之所以长寿与其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有着直接的关系。至今,日本的冲绳诸岛仍然是世界闻名、日本第一的长寿区[55];就是台湾岛现在也是我国华东地区百岁老人比重最高的地区,有人还根据地方志对其历史上的长寿状况进行了探讨[56]

2)海南岛。海南岛位于南中国海,是中国第二大岛。早期中国人认为它已是世界大陆的南极,因为这里多长寿老人,而将南极星(Canopus)称为“南极老人”或“寿星”。公元前34世纪,《山海经·海外南经》载“不死民”在交胫国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山海经·大荒南经》载“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57]。这都有可能是指海南岛。公元35世纪时,据《南方草木状》记载,海南岛盛产甘薯,岛上居民“不食五谷而食甘薯”,“寿百余岁”[58]直到公元10世纪,岛上居民仍以甘薯为主食,寿命也长,有“海南薯为粮,几米之十六”,“乡邑多老人”,“南极多老人,及见九代孙”的记载[59]。有人亲至海口一长寿世家,见其子81岁,父122岁,祖195[60]。至16世纪,海南岛仍有“寿域”之称,正德《琼台志·风俗》在“乡邑多老人”条下记载了临高县两位长寿老人:一位男性,120岁;一位女性,140岁。历史情况如此,现代海南岛也依然是我国的长寿地区,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海南省百岁老人比重为12.50/100万,仅次于新疆、西藏和广西,居全国第4位。历史上海南岛成为长寿岛的主要原因是:

1.气候温和,极少热带病流行10世纪时,“五岭之南,号为瘴乡”,与海南岛隔海相望的雷州半岛就是“说着也怕”的恶性疟疾流行的地方,而人口集中的海南岛北部地区则“夏不至热,冬不甚寒”,且“夏无蚊蚋”,疟疾难以流行 [61]16世纪时,正德《琼台志·气候》也说“广南通号炎方,瘴厉(疠)易生,而人多疾病也。若琼地,虽极南,然内以坦不畜岚蒸,外以海泄其菀气,故气候较他郡颇善”。

2.食物结构简单且具保健作用10世纪前,岛上居民几乎以甘薯为全部食物来源,《南方草木状》指出这正是他们长寿的原[62]甘薯即薯蓣科的甜薯(Dioscorea esculenta),《神农本草经》说长期食用薯蓣可起到“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的保健作用[63]

3)广西博白县城。博白县城位于广西南流江畔,宋代是岭南地区的一个长寿点。蔡绦《丛话》说:“岭南僻且陋,而博白又甚焉。惟其僻陋之甚,故俗反淳古,且多长年”。蔡还谈到他在博白城外见到两位老者,94岁的哥哥指着弟弟对他说:“这是我的幼弟,才78岁”。博白地处岭南,且在“土地无人老”,“十去九不还”的鬼门关南,怎么会成为长寿点呢?主要是因为:一是“形泄势坦,无岚露烟瘴[64],即这里是一个地形相对平坦,没有恶性疟疾流行的“安全岛”;二是地僻且陋,风俗淳古,这里又是一个交通闭塞、社会经济落后、没有激烈社会竞争的地方。

4)湖南华容玄石山。华容县在洞庭湖北。玄石山又名墨山,山下云母遍地,“墙阶道路,炯如列星;井泉溪涧,色皆纯白”。山中流出清泉一股,名“云母泉”,当地居民以之饮食、沐浴和灌溉,“多寿考,无癖痼疥骚之疾”[65]显然,这里的居民长寿主要是赖以生活的水土中含有丰富的云母,因为云母也具有“久服轻身延年,悦泽不老”的保健作用[66]

5)河南内乡菊潭村。内乡县菊潭村在南阳盆地西北菊水河畔。菊河是湍水的一条支流,以河流两岸盛产甘菊而得名。历史时期这里也是一个长寿点,隋唐时期曾在这里设置了菊潭县。汉代时这里30多户居民直接饮用菊河水而获得长寿,高寿可达120130岁,中寿可达100余岁,7080岁去世还被认为是夭折,南阳城里许多官吏饮用此水不仅治好了风眩等病,而且也获得了长寿。一直到明代这里的菊花还是朝廷贡品[67]。无疑,菊潭村成为长寿点与菊花滋润过的菊水有直接关系,《神农本草经》说菊花具有“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的保健作用,所以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又名“傅延年”[68]《证类本草》则说“菊花水甘温无毒,除风补衰,久服不老,令人好颜色”[69]

6)四川青城山老人村。青城山在都江堰市西北,老人村以“昔人避难其中,多享年寿”而得名,这里有五世同堂者。其长寿原因主要是:一是交通闭塞,生活原始,食物简单,“道极峻远,生不识盐醋”;二是.饮用枸杞根浸泡过的没有任何污染的溪水[70]枸杞(Lycium Chinense)又名“仙人杖”,具有“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71]保健作用。都江堰市西北山区已属于青藏高原,至今这里仍然是一个较长寿的地区,1982年其百岁老人比重为22.42/100万,为四川平均水平(3.80/100 万)的近6倍。

7)山东蓬莱南丘村。蓬莱传说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在今山东半岛东端。《本草图经》记载“蓬莱县南丘村多枸杞,高者一二丈,其根蟠结甚固,故其乡人多寿考,亦饮食其水土之品使然”[72]。说明南丘村成为长寿点主要是枸杞的保健作用,同时也与当地水土条件有关。

以上案例表明,中国古代短寿中的长寿岛有着与短寿区总体环境特征不一样的特殊环境背景:

1.社会经济落后,几乎没有社会竞争,交通闭塞,与外界联系很少;

2.山谷或海岛的地形,气候适宜,恶性疟疾等热带疾病不易流行;

3.食物结构简单,且以天然保健食物为主,水土环境中富含延年益寿的矿物或植物成分;

4.长寿者均为当地土著居民。

应该指出的是,这些环境背景也是现代长寿区的重要特征,如现代世界著名长寿区之一的广西巴马县就是这样一种与世隔绝的、与现代文明无缘的长寿区,有人称之为“秘境型”长寿区[73],其实新疆和青藏高原之所以成为长寿区也多少包含有这方面的原因。现代长寿区的长寿者也多是土著居民,如新疆的百岁老人中约 93%为土著的维吾尔族,广西巴马县的百岁老人也以土著的壮族和瑶族占绝对优势。这些秘境型长寿区,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和饮食结构改变,人们的寿命就可能降低,历史上青城山老人村在11世纪时就是因为“道渐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74]南阳盆地的菊潭村由于菊花资源的枯竭,16世纪以后也不再闻是一个长寿区了[75]

四、结论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认识到了人类寿命与自然环境的重大关系,指出相对寒冷的气候、甘甜纯洁的天然矿泉水、肥沃疏松的土壤、宁静的山地环境都有益于人类的健康与长寿。

中国古代探讨了人类寿命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了三种彼此联系的寿命地域分异观,认为由地势、区位、纬度等差异造成的气温分异是寿命分异的决定性因子,气温通过影响人类的生长发育、生理结构、饮食结构以及环境的致病因子进而影响人类的寿命。地势高或纬度高的寒冷地区的居民由于发育迟缓,生长期长,腠理紧密,不易染病而长寿;地势低或纬度低的炎热地区的居民由于发育较快,生长期短,腠理稀疏,容易致病而短命。并且指出,由于地势差异有宏观、微观之别,寿命分异亦有大、小之不同;地势差异大的寿命差异也大,地势差异小的寿命差异也小。因此,中国的寿命分异既有西北为长寿区、东南为短寿区的宏观分异,又在东南短寿区中形成了若干的“长寿岛”。中国长寿区的环境背景是气候相对寒冷干燥的高原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短寿区的环境背景是地势低下、气候炎热湿润、传染性疾病流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短寿区中“长寿岛”的环境背景则是社会经济落后,生活安定和平,交通联系不便,富有天然保健食物的山谷或海岛;而且无论是在西北长寿区还是在东南短寿区的长寿岛,长寿者大多为当地土著居民。

中国古代长寿区的上述环境背景也是中国现代长寿区的重要环境特征,中国长寿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青藏高原、南疆地区、海南岛自古以来即是我国长寿老人集聚的地区。当然,任何事物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古代长寿区的分布与现代也不完全一致,根据中国古代寿命地域分异理论和历史文献记载,唐代以前北方的晋陕蒙地区的长寿水平应较江南和岭南地区高,但现代情况正好相反,这究竟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还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1]  龚胜生《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地理学思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第163~180页。

[2]  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3年第4期第313页。

[3]  []张景岳《类经》第890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年。

[4]  方如康《中国医学地理学》第172~173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张揆一《为什么说我们都能活到100岁》,《华夏长寿》1995年第5期第13~14页。李庆升《中医养生学》第14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林乾良,刘正才《养生寿老集》第8页。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1年。

[5]  段振离《长寿新法:降低体温》,《信息参考报》1996716

[6]  龚胜生《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地理学思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第163~180页。

[7]  []李时珍《本草纲目》第45页。北京:中国书店,1988

[8]  []张介宾《景岳全书》40页。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年。

[9]  《二十二子》第14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0]  龚胜生《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地理学思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第163页。

[11]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43~352页。

[12]  []李昉,李穆,徐铉等《太平御览》第387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3]  []王谟《汉唐地理书钞》第5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4]  []李时珍《本草纲目》,第45页。北京:中国书店,1988年。

[15]  巴博亚罗拉《世界长寿秘决》第143258~65页,林明美译。台北:牛顿出版社,1986年。

[16]  []张玉书《康熙字典》第33页。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

[17]  方如康《中国医学地理学》第172~173163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18]  []张介宾《景岳全书》第40页。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年。[]唐慎微《证类本草》第20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9]  《十三经》第2020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

[20]  《二十二子》第79395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张景岳《类经》第89038~42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年。

[21]  []王谟《汉唐地理书钞》第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22]  《二十二子》第96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3]  《十三经》第409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

[24]  []王谟《汉唐地理书钞》第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25] 《二十二子》第122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6]  []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经注释上》第680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

[27] 《二十二子》第96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8]  []孙思邈《药王全书》[张作记、张瑞贤等辑注]399~400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

[29]  肖德桢,戎寿德《长寿区》,《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第29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年。

[30]  巴博亚罗拉(林明美译)《世界长寿秘决》第127页。台北:牛顿出版社,1986年。

[31]  肖德桢,戎寿德.《长寿区》,《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第29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

版社,1990年。

[32]  谭见安,李日邦,朱文郁《我国医学地理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展望》,《地理学报》1990年第2  

197页。

[33]  []王谟《汉唐地理书钞》第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34]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1《河水注》,第57页。成都:巴蜀书社,1985

[35]  []王谟《汉唐地理书钞》第35~36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36]  []李昉等《太平御览》第35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37]  袁珂《山海经全译》第204页。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38]  []张廷玉《子史精华》第1107页。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

[39]  钮仲勋.《地理学史研究》第1~3页。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年。

[40]  []李昉,李穆,徐铉等《太平御览》第3506~35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41]  []李昉,李穆,徐铉等《太平御览》第35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42]  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第131~13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43]  袁珂《山海经全译》第333页。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44]  郑学让《对新疆百岁老人状况的分析》,《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第87~100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

[45]  《二十二子》第102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6]  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3年第4期,第313页。

[47]  龚胜生《汉魏京都赋的自然地理学价值》,《中国科技史料》1992年第3期第21页。

[48]  []嵇含《南方草木状》第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49]  []魏征等《隋书》第8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50]  []孙思邈《药王全书》[张作记,张瑞贤等辑注]399~400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

[51]  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3年第4期第313页。

[52]  []张介宾《景岳全书》40。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年。

[53]  《二十二子》20921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54]  []李昉,李穆,徐铉等《太平御览》第3464~3465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55]  刘晓明《冲绳人的长寿秘诀》,《华夏长寿》1995年第9期第49页。

[56]  梅博《台湾岛上寿星多》,《华夏长寿》1995年第4期。

[57]  袁珂《山海经全译》第192284页。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58]  []嵇含《南方草木状》第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59]  []祝穆,祝洙《宋本方舆胜览》第39139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60]  []张廷玉《子史精华》第1107页。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61]  []祝穆,祝洙《宋本方舆胜览》第39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62]  []嵇含《南方草木状》第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3]  []陶宏景《本草经集注》第134页。尚志钧,尚元胜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唐慎微《证类本草》第26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中国书店,1988年。

[64]  []祝穆,祝洙《宋本方舆胜览》第36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65]  []乐史《太平寰宇记》第13~1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66]  []陶宏景《本草经集注》第134页。尚志钧,尚元胜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唐慎微《证类本草》第8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67]  龚胜生《南阳菊考》,《南都学坛》1991年第2期第99~10页。

[68]  []陶宏景《本草经集注》第205页。尚志钧,尚元胜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

[69]  []唐慎微《证类本草》第19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70]  []祝穆,祝洙《宋本方舆胜览》第48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71]  []陶宏景《本草经集注》第228页。尚志钧,尚元胜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

[72]  []唐慎微《证类本草》第58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73]  央吉《巴马长寿人群体探析》,《中国人口科学》1992年第2期第54~56页。

[74]  []祝穆,祝洙《宋本方舆胜览》第48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75]  龚胜生《南阳菊考》,《南都学坛》1991年第2期第99~100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61-12280.html


下一篇:川渝地区百岁老人地理分布及其长寿区的形成原因
收藏 IP: .*| 热度|

1 高建国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