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jiuqing

博文

我与开县中学校门

已有 5099 次阅读 2007-11-18 13:1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我与开县中学校门
 
2007年11月中旬,长江三峡工程中最后搬迁的开县县城也开始实施爆破,我的母校开县中学也会荡然无存。留下文字,权作纪念。第(一)、(二)部分写于2006年夏天。
(一) 难得进门
    有两次进入开县中学校门的情形,是我一直难忘的记忆。过去始终没有向别人提起,是出于一种怕被人瞧不起的自尊。先说第一次吧。
我是当年全公社里唯一一个考上县重点高中—开县中学的学生,可是临近到学校报到的时候仍没有凑够所需用—车费、学费和生活费。我们家离县城有六十多公里,一趟需要的车费是一元六角。我母亲打算送我到学校,一来是我从没有单独去过那么远的地方,母亲担心我一个人找不到学校校门;二来因为学费不够,要给学校老师说情,看看能不能减免一些。这样一来,两个人的车费更是个大问题。好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煤窑,隔三差五的就有汽车来拉煤往县城送,这样如果运气好的话,我们就能搭上便车。
出发的那天,我和母亲早早地来到煤窑,和管煤窑的人做了简单的说明,他们都爽快地答应帮忙。大概十点钟,有一辆煤车要开往县城,可是驾驶室里只能再坐一个人了。母亲让我带着行李先走,她等后面的煤车再去。我们约定等候的地点是县城汽车站。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煤车把我带到了县城汽车站。
下车后,我老老实实地站在汽车站门口,等着母亲的到来。一个小时过去了,只有些饥饿感。两个小时过去了,觉得有些焦虑。到后来,饥饿、恐惧、孤独一起袭来,真后悔不该一个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县城。当时想,要是只考上了陈家中学,自己走着就去了,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样的地步。或者考个万县的中专什么的,因为万县县城离我家二十多公里,也是能走着去的。眼看着太阳也下山了,仍没有母亲的身影。怎么办呢,除了暗自抽泣之外,我一点办法都想不来了。
我无助地低垂着头。有两位中年同志模样的人走了过来,问我了名字,说他们是开县中学的老师,专程来接我的。我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原来是母亲估计当天自己怎么也搭不上便车了,便去公社找到乡干部,让他给学校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两位老师帮我拎着行李,一路上安慰着我。我一声不吭地低着头跟着,也没有看清楚学校大门是什么样就进了学生宿舍。他们给我打来了洗脸水,还专门煮来一碗热面条。我天生木呐笨拙,既没有问老师的名字,也没有说些感激的话。
第二天,我母亲赶到了学校,找到了班主任韦老师。不用多说,第一学期的学费就被免掉了。送走母亲回来的时候,我在开县中学的校门前足足站了五分钟,才再次跨进开县中学的校门。
(二)羞于进门
如果说第一次是不知道如何进校门的话,这一次就是自己不情愿进校门了。
1981年高考结束,我考了390多分。按照当年四川的录取分数线,这个分数是能够进入大学至少是大专的。我在家里等着录取通知书的到来。然而到了8月底,仍没有任何消息。没有上大学,中专也是可以的,农村人以跳出农门为主要出路。可是等到最后连中专的通知书也没有。十月底,我彻底地失望了。
母亲埋怨我在自愿里没有填服从分配,乡亲们说可能是其他人冒名顶替了,也有人说是你自身的缺陷,例如有鼻炎,例如个子太矮。没有考上大学,我面临着选择。我父亲在重庆的工厂里当工人,打算提前退休让我接班。这个办法很快被我和母亲否定了。我是心不甘情不愿,母亲则希望把机会留给我大妹妹,因为她成绩一向不好。那么,复读重考是很好的出路。尽管如此,我并没有回学校的打算,一是不敢见老师,二是缺乏自信。九月十月,我常躲在家里不愿意出门。
到了十一月,在母亲的反复劝说下,我终于答应再进开县中学复读。搭车到了县城后,在那条通往学校的熟悉的路上我越走越慢。越走近学校,我心里越是忐忑不安,尤其怕碰见老师,步子似乎是拖着在走,后来干脆是走走停停。平时总是希望越快越好地走完这条路,这次倒希望永远也走不完。母亲见我不肯走,只好一手提着行李,一手使劲地拽着我,向校门走去。
到了校门的时候,看到开县中学校几个熟悉的字眼,我把头垂得更低了。双眼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双脚,却死活也不肯迈步子了。母亲见劝说没有,便先把行李带进了校门后,回过来从身后把我推进了校门。
找到了复读班的老师,老师说你来得太晚了,没有位置了。我们只好去找韦老师。在韦老师的帮助下,我坐进了复读班的教室。当得知班上一位陈姓同学考了400多分也未被大学录取,班上还有其他几位等同学也是过了录取线没有走成,心里便坦然多了。
(三)匆匆过客
第三次进入校门,已经是25年之后了。这一次我有一点像一个来去匆匆的过客,去游览旧的历史名胜和新开发的风景区。
自从离开开县外出读书后,就一直没有回农村老家,也没有回到开县中学去看一看。听说三峡工程即将开始第三次提高水位,开县老城也将在年底沉入江中,我终于打算回去看最后一眼曾经就读三年的学校。
这次是我哥驾车到带着我及家人到达开县县城的,直接在新县城的宾馆登记住宿。新县城出奇地新,楼房、街道似乎与大都市没有两样。老县城里新县城不远,我们直接把车开到开县中学的校门。
看到“重庆开县中学”几个字,我意识到这已不是我印象中的开县中学,那时的开县是归四川省管辖的。校门是锁着的,我摇晃了一会儿校门,里面才走出一个人,他是留在这里的临时工,也是看门人。他告诉我,学校已经全部搬到了新校舍,这里所有的房间都搬空了,平时也没有人来了,不让人进去,只等着拆迁人员来把房屋推倒了。待我说明来意后,看门人让我们进去了。
那些记忆中的教室、食堂和寝室似乎都变了样。虽然地方还是这个地方,但物已不是人已全非。我们在空寂的校园里转了转,拍了几张照片后,就很快走出了校门。
过去从长途汽车站到校门口必须经过的那条小巷依旧窄小。我又重走了一遍这条小巷,回想20多年前自己走过的情形,才增添了更多惆怅的心绪。一千八百年的开县老城,一百多年的开县学堂,即将结束它的使命,让位于新的建设者和新的时代。
我们又驱车到新开县中学去看了看。听说新学校东南西北各有一个校门,都比较大。我们从正门进入,一块刻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几个字的巨石引人注目。校园里比原来的学校大多了,也气派多了,可以想象完全建好后会更加漂亮。因为大家正过国庆节,这里也空空荡荡的,见不到几个人。主教学楼前的刘伯承塑像告诉我,刘伯承似乎仍然是近百年来开县中学最大的骄傲。
也许,一个崭新的开县中学将为开县人带来更多更新的骄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2-11240.html

上一篇:《中国科技论坛》征集“专题笔谈”主题
下一篇:新年快到了,来做一道关于2008的数学趣题吧!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